摘要:U.S.News的大学排名一直备受想要留美申请者的关注,这个榜单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世界各地学生和家长对美国高等院校的选择。因此很多大学也会为了这个排名下足功夫,大家可能意识到:
本文转载自:Panopath留学过来人(ID:Panopath_liuxue)
U.S.News的大学排名一直备受想要留美申请者的关注,这个榜单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世界各地学生和家长对美国高等院校的选择。因此很多大学也会为了这个排名下足功夫,大家可能意识到:
有些时候榜单与我们的认知出入不大,但也有几年榜单怪怪的,不知道为何就“退步”和“飞升”了。
对比从2015年到2025年,有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学,排名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进去还是TOP 30,等到毕业的时候都快跌到50了,而有的学校,学生不用努力,学校会自己卷到前三十。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一下这些“退步”明显的学校,看看你的梦校是否也在其中?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退步最明显的TOP 10大学
从2015年—2025年,退步最快的大学分别是——
维克森林大学
罗切斯特大学
塔夫茨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芝加哥大学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波士顿学院
里海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
埃默里大学
其中维克森林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直接掉出前30,向着前50一路狂奔;前10里还有两所藤校,哥伦比亚大学从第4名退到第13名,当然它也是很抓马,达特茅斯学院也从11名降到了15名;顶级名校芝加哥大学也从第4名降到了第11名。
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排名已经是他们退步之后的结果了,咱就是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看完top 10,我们再看看整体的退步情况——
2015-2025年美国大学排名退步排行榜👇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有人直呼:好家伙,保底校直接干进T30了啊(是谁我不说
!
排名掉的快的学校,苦的只有学生自己。当年申请NEU的时候还是40,好日子一去不复返,毕业成54了,之后可能还会掉。
是啊,《算你毕业的早》。
其他退步明显的大学
除了TOP 10,还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大学的排名在十年间也出现了下滑:
乔治敦大学:从21名降至24名,退步3名。
耶鲁大学:从3名降至5名,退步2名。
宾夕法尼亚大学:从8名降至10名,退步2名。
圣母大学:从16名降至18名,退步2名。
范德堡大学:从16名降至18名,退步2名。
南加州大学:从25名降至27名,退步2名。
不过退步都在5名以内,不算夸张,就很保值。
排名退步的“常青藤”名校
除了上面说的以外,部分常青藤学校的排名也出现了下滑趋势。
比如——
宾夕法尼亚大学
曾经稳居前十的宾大,近年来排名有所下滑,尤其是在科研经费和学生满意度方面表现不佳。
达特茅斯学院
作为常青藤中的“小而美”代表,达特茅斯近年来在综合排名中逐渐被其他学校超越,主要原因在于其学科覆盖面较窄。
公立大学的“逆袭”与“退步”
在谈及原因的时候,有的小伙伴认为是小而美的“博雅教育”与综合大U之间的较量,也有人认为是公立与私立高校之间资源资金的不平衡。
然而鸥酱却认为,问题并不能一概而就。
近些年来,美国公立大学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一些学校凭借高性价比和优质教育资源迅速崛起,但也有部分公立名校排名下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虽然UCLA依然是公立大学的佼佼者,但其排名近年来有所波动,主要原因在于加州财政压力导致的经费缩减。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作为公立大学的“老牌劲旅”,密歇根大学近年来在科研产出和国际影响力方面略显疲软。
这里插一句:排名评分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学校获得的校友捐助。公立大学相对于私立学校一般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该排名子项上得分一般较低。
所以虽然公立大学依然表现强劲,但是依然不能分庭抗礼。
私立大学的“黑马”与“失意者”
不过私立大学也不是能一直笑到最后的。
作为学术界的“硬核”代表,芝加哥大学近年来排名稳中有升,但在学生生活体验方面却饱受诟病。
看到这样的数据,在无人在意的交流,网友默默吐槽:
芝加哥大学一片狼藉。强者陨落......
还有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排名近年来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其地理位置限制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这可能也是NYU被人说水校但还是留美学子的热门选项的原因吧~
为什么这些名校会“掉队”呢?
关于为什么这些名校会掉队,坊间一直有着激烈的讨论。就像清华北大一定要决出个第一一样,即使毕业了,母校的排名也都在牵动大家的心。
外网论坛也同样对十年间的排名退步对比发出了态度。
但西北大学排名如此之高的原因以及排名整体上被搞砸的原因在于,他们两年前改变了排名方法,以促进社会公正,因此教育质量排名的关键指标
(如教师与班级规模 - 已被证明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被降低优先级或被删除。
因此,像西北大学这样“完全觉醒”的学校排名上升了,大型公立学校也一样。但那些要么不那么觉醒,要么就是没有足够的捐赠来提供那么多经济援助的私立学校排名却一路下滑。所以大家的态度是:
这样的排名不代表什么,因为每年的排名标准都在变化。
排名高不代表学校质量高,排名低也不等于学术差。比如捐款,调整class size都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评比分数。
在U.S .NEWS排名方法中,需要考虑同行评价、学生录取高标准程度、毕业率、师资、20人以下的小班比例、录取率、资金来源、校友资助等众多因素。
经费问题: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经费的缩减都会直接影响科研投入和教学质量。
学生满意度下降:排名机构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就读体验,包括校园生活、就业支持等。
国际化程度不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的国际声誉和合作项目也成为排名的重要指标。
项目/专业设置单一:一些学校因学科覆盖面较窄,难以在综合排名中保持优势。
如何卡BUG提排名?
很多同学也发现了,按照上面的逻辑和评分标准,其实大学可以改变部分policy提高学校排名啊......
比如有人发现Rutgers名次升得很快——
《给钱了》
《吃透算法》
只能说懂得都懂哈哈哈,说实话对于本校学生来说这是好事情。学校自己努力,争气,向上。排名升了对学生有益无害,学生也没做错啥哈。
(source:小红书)
再回到BUG,我们举几个例子。
比如毕业率的比重如何规范呢?
由于各个大学把握分数的尺度不同,有的学校Hard A有的Easy A,学校也可以为了这个评分跟教授提前定好课堂的及格率,这样一来是不是给学生放水的大学反而占便宜了呢?
比如——招收成绩优异的学生
招收SAT分数高、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可以迅速提升“新生质量”这一排名指标。例如,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曾通过增加亚裔学生的录取比例,显著提高了新生学术水平的排名。(但同时弊端也可能是亚裔校友的捐赠率通常较低,许多人甚至不愿意支付每年100美元左右的校友会员费)
提高教授工资是提升排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高薪可以吸引顶尖学者,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研究产出。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丹尼尔斯校长的领导下,通过大量捐赠设置了多个高薪讲席教授职位,显著提升了学校的排名。
但很明显,也有很多学校不care——“我管你怎么评价呢?公道自在人心。”
应该如何看待大学排名?
虽然排名是选校的重要参考,但它并不是唯一标准。
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选择学校时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学校的资源是否匹配。排名下滑并不意味着学校质量下降,而是反映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动态变化。
从2015年到2025年,美国大学排名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无论是“掉队”的名校,还是“逆袭”的黑马,它们都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育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盲目追求排名。
本期福利
*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美本申请择校资源网站列表】,包含美本申请时大家可以参考的选校网站资源供大家参考,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联系助手领取👇
来源:留学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