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的东北人,不想再“猫冬”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2 10:08 2

摘要:过去的五个多月,是不少东北人“猫冬”的时节。黑河,却忙得很,满城都是贴着斑马纹的“伪装车”。每一辆新车上市之前,都要过冬测关,黑河这一季的“寒区试车”,刚到尾声。

已过春分。但在东北之东北,黑河,一座全年超三分之一时间都低于0°C的边境小城,温度仍是零下。

过去的五个多月,是不少东北人“猫冬”的时节。黑河,却忙得很,满城都是贴着斑马纹的“伪装车”。每一辆新车上市之前,都要过冬测关,黑河这一季的“寒区试车”,刚到尾声。

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在这里蹲点一周,跟着冰上造路的冷师傅,寻找他们不“猫冬”的原因——

“寒区试车”,怎么试?

低温天气下,黑河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水库成了冰雪试车场。

这一季“寒区试车”,全国各地来了147家车企,4000多辆测试车,占全国“寒区试车”的80%。其中不少,就跑在黑龙江一块近200万平方米的冰面上。

刚上冰面没一会儿,记者就远远看着一辆货车,沿着“冰雪圆环”急转,好像要直冲过来。打滑的、转圈的、扎进雪里的……乍一看,惊险得很。

把车开到“失控”并不是寻求刺激。这里的司机都是专业的试车员、工程师,他们把车开到极限状态,是为了记录车速等数据,优化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各种配件的性能。

测试项目还有很多。比如低温下,电池续航怎么样,车灯会不会冻坏,隐藏式门把手能不能弹出来……试车员孟凡亮说,有时候,他们还会给门把手上点难度,夜里故意喷点水,考验考验第二天上冻后的表现。

孟凡亮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夏天,他是一名塔吊司机。过去,一入冬,连混凝土都会冻上,没法施工,“一歇就是一冬”。如今,他进了试车这一行,天暖盖楼,天冷试车,“无缝衔接”。

这冰面,有啥可忙的?

冷德峰也是当地人。

十四年前,他加入这家汽车测试公司的时候是个电工。如今,他的身份是场地维护技术主管,负责冰上造路。每年冬天是他和一二十人的村民团队最忙的时候。

你会不会有点纳闷,水冻上就成了冰面,车上去开就是了,有啥可忙的?

你看,这是黑龙江的自然冰面,像个怪石阵,铲车、碎冰机一起上,也整不平。

冷德峰想了个办法——围一圈雪墙,旁边凿个冰眼,用水泵抽水往里灌,自然路就平了。

造路还只是开始,每天客户试车结束,他们得抓紧修补。比如在冰面上砸出的小窟窿,“最快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浇水。”只不过,这次不是用水泵,而是用水车。在水管上凿出许多小孔,像滴灌一般。

说起其中的门道,冷德峰滔滔不绝——洒水车不能走太快,这样水流才能把小坑填满;两辆洒水车得并排走,接缝处才不会形成冰棱……

不少工程车和设备都是他们自己琢磨自己造出来。抄平器,角铁焊的;压路机,旧轮胎拼的……一来,有些设备市面上买不着;二来即便能买着,不少都是进口的,价格太高。

冷德峰的师父邓利银,现在是这家汽车测试公司的副总经理。

他最早是驾驶员,后来自学测绘、CAD制图,成了当地最早的造路工程师。“一开始跟瑞典合作,人家不用我们,怕我们学技术。现在,我们都用中国的北斗设备测绘,以前他们忙活两三天的活,我们现在不到半天就给干了。”

可别小看这些,就是他们的创造,征服了挑剔的合资车企。

红河谷汽车测试公司总经理赵鑫宏回忆,公司刚成立时,大众在北欧测、通用在北美测、丰田在北海道测,都不来中国。直到2011年,上汽大众来到他们的基地,“德国每年都有工程师来,用三年时间对我们的场地做认证,最后都符合了。”

“从0到1,怎么走都是新路”

其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车企自发来黑河做寒区测试。随着时间推移,“斑马车”越来越多,黑河市察觉到了机遇。

黑河市政府二级巡视员刁卫东介绍,2006年,黑河提出把试车当作新兴经济来抓,制定产业规划,成立了试车办,开始培育试车企业,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进了这一行。

孟凡亮还记得,最早接触的新能源汽车没现在这么“高级”。中控显示器不清晰,功能少,也比较卡。续航方面,同样60度电的情况下,以前只能跑200公里左右,如今能跑300公里,甚至350公里。更不要说座椅加热、按摩,方向盘加热,360环影这些功能……

中国造车在进化,新能源车企们更“卷”得厉害。

“以前研发一款车三五年,现在一年、十个月……”在红河谷汽车测试公司技术总监邓勇军眼中,车企的竞争,意味着巨大的需求,黑河试车踩上了时代的步点。

过去,过了冬天,如果测试没完成,车企要么被迫延缓产品上市节奏,要么去国外找资源,反季节测试,成本很高。如今,邓勇军推进的,正是一个一年四季均可承接“寒区试车”业务的场地。他说:“这个行业,从0到1,我们怎么走都是新路。”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这里,满是走新路的人。

记者离开黑河没多久,工业和信息化部低空产业联盟东北分盟北安无人机寒地试验中心在黑河北安市揭牌。天暖盖楼、天冷试车的孟凡亮准备去考个飞行汽车驾驶证,他说,“未来还会有飞行汽车寒区测试,人生在于尝试。”

除了试车业本身,当地餐饮、住宿也被带动起来。记者去的那几天,不少酒店客房早已被车企预订。试验基地附近的村民和居民,有的造路、有的试车,有的在基地食堂做饭,还有的盘算着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

“我那天开玩笑,我们八线城市有一线城市的科技。”黑河市政府二级巡视员刁卫东称,这是一个富民的产业,2023至2024年试车季,餐饮、住宿、石油、交通、购物这五项变相拉动4.17亿—6亿元,间接收入是直接收入的2.5—3倍。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像“爱护眼睛”一样来爱护这个产业。

“原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我们信,但是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哎,我们心里真是犯嘀咕。”有当地人感慨,“这几年黑河试车火了,我们觉得有点意思了啊,这天不冷,他们也不来呀。”

来源:哈报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