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2025年全国两会也释放出更多政策信号,从法治保障、金融赋能到市场准入优化,让民营企业更好大显身手。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民营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2025年全国两会也释放出更多政策信号,从法治保障、金融赋能到市场准入优化,让民营企业更好大显身手。
聚焦民营企业座谈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地,记者围绕“政策赋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主线,结合贵州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对话贵州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探讨新的一年,民营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对话人物:中安科技集团董事长 郑建新
记者: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座谈会也释放了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信号。您认为这些政策对中安科技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郑建新: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今年两会上充分凸显了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议题上的深入探讨与推进,将进一步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中安作为一家实体制造的民营企业的一员,深切感受到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定将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投身贵州产业建设浪潮。
下一步,中安将全面发展高中低压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光伏电缆、军用电缆制造和高品质铜材加工方面发展,形成上下游直供体系,延链、强链、补链,计划实现营收55亿,2026年计划实现营收230亿,并申报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2029年计划实现营收超500亿,为贵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如何抓住这个新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郑建新:“人工智能+”行动,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传统制造业通过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创新管理模式。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国家战略,我们确立了“三化促一化”的管理思路(三化即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一化即国际化),目标是要实现产能逐年扩大,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源头上实现质量的精准控制。
在工厂智能化方面,我们与中国移动共同开发运营“5G+AI数字孪生工厂”和“领导驾驶舱”项目,快速跟踪厂区运营管理、订单维护、生产执行等情况,有效降低15%的生产运营成本和提升30%的产销对接效率,并获得“贵州省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项目”“贵州省第二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等,目前正在国家工信部申报“5G工厂‘种子’项目”,并继续合作开展后期建设。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我们系统推进7大系统建设(ERP、PLM、CRM、HRD、MES、CAPP、OA),创建起“管理体系+数字中台”的双“管理飞轮”,积极引入精益生产、六西格玛、流程再造、卓越绩效等管理工具,不断推动管理信息化创新,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
2024年,我们已成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线束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光伏线缆已累计生产25万米,并交付中国电建、国电投等17个大型项目;中安陶瓷防火电线荣获全国独家发明专利。
记者:中安科技在履行社会责任(如乡村振兴、绿色制造)方面有哪些实践?如何理解“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郑建新:中安始终永葆对社会公益的关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接续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大局,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2项,受帮扶村20余个。自相关活动开展以来,中安、已获得省、市工商联“万企帮万村”扶贫贡献企业和“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表彰,省、市残联“助残爱心企业”荣誉牌匾、市和谐促进会“济困助学大爱无疆”荣誉牌匾,观山湖区第四届“十佳爱心明星”“十佳爱心企业”“共圆中国梦,守护安全行”安全防护书包捐赠活动爱心单位等近20项荣誉。在绿色制造方面,中安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意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投入资金对生产设备进行绿色化改造,选用环保型原材料,从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此外,我们还构建了完善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体系,将生产过程中的可回收物进行有效回收、分类处理及再利用,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不懈努力与突出成效,中安荣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深刻揭示了民营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安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企业力量。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充满活力,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独特优势,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力量,只有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屠琪
一审/王远柏
二审/周芸吉
三审/梁健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