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2 02:03 3

摘要:还有人说它其实不会消失,因为背后有强大的资源支撑。这些猜测背后,折射出的是对这个姗姗来迟的第四大运营商的疑惑和好奇。

说起中国广电,大家都在猜它的结局。

有人说它会被中国移动吞并,变成下一个中移铁通;有人说它会在价格战中渐渐消失;

还有人说它其实不会消失,因为背后有强大的资源支撑。这些猜测背后,折射出的是对这个姗姗来迟的第四大运营商的疑惑和好奇。

中国广电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它能在三大运营商已经瓜分殆尽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吗?我带着这些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找出答案。

01.

中国广电的尴尬在于,它错过了移动通信市场的黄金发展期。

回顾历史,如果中国广电能和中国电信一样在3G时代初期就获得移动通信牌照,凭借其在电视网上的优势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它的竞争力本可以很强大。

可惜,现在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了 超饱和状态

看看身边的情况,家里老人、小孩的手机号码是不是都跟成人的号码捆绑在一起?

号码背后还有无数社会关系和数字身份。

在想从三大运营商的存量市场挖走用户,比登天还难!

更要命的是,移动通信市场正在持续下行,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经过十几年的价格战,移动通信资费已经跌到白菜价,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下跌。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在积极向数字政企业务转型,就是因为看到了传统通信业务的天花板。

02.

面对险峻的市场环境,中国广电选择了与中国移动合作,共建共享700MHz 5G网络。

这种策略很聪明。通过与移动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网络,广电既减轻了自身的资金压力,又弥补了网络覆盖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广电拿出了其他运营商都垂涎的700MHz优质频段作为筹码,换取了移动的网络资源。

截至2023年底, 广电5G用户已超过2300万户 。虽然与中国移动的7.95亿户、中国电信的3.19亿户、中国联通的2.60亿户相比还有天壤之别,但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有人说,这个数字太小,完全无法与三大运营商抗衡。但我们要看到,中国广电才刚刚起步,而且它并不需要在短期内与三大运营商正面交锋。

03.

中国广电 不可能被合并,更不可能倒闭

为什么这么说?

根据财政部最近公示的《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补助资金高达149.36亿元,其中涉及广播电视等多个相关绩效指标。

这意味着中国广电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它不只是一家纯粹的商业运营商。

这种独特的定位,让中国广电在全球运营商合并潮中显得格外稳固。它的存在价值不完全由市场决定,也由国家文化战略和公共服务需求决定。

04.

中国广电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深耕:

一是回归主业,推进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升级。 试点智能推荐频道,推动电视千人千面;探索5G频道、5G融合视听“直播中国”、5G NR广播等新应用。

广电的传统优势在这里,不能为了追赶别人的主业而放弃自己的特色。

二是发展特色政企业务。 聚焦宣传文化、智慧家庭、教育等民生领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面向制造业,加速广电5G+工业互联网应用;面向农业农村,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广电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和客户资源,这些都是宝贵的发展资本。

与其在移动通信市场与三大运营商硬拼,不如先避其锋芒,等三大运营商在价格战中消耗殆尽后,再找准时机出击。

05.

作为用户,我们能从中国广电的加入获得什么好处?

首先是 更多的选择权 。四家运营商竞争,总比三家垄断要好。虽然目前广电的资费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但未来随着竞争加剧,价格战可能会更加激烈,这对用户是好事。

其次是 特色服务 。广电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多与广播电视融合的特色业务,比如高清视频免流量、电视与手机屏的互动服务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它的差异化竞争点。

广电的700MHz频段在信号穿透力和覆盖范围上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大型建筑内部,这可能会给一些特定场景下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06.

中国广电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

我认为它不会像中国铁通那样被完全吞并,也不会因为市场竞争而倒闭。

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它将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一家 特色鲜明的“小而美”运营商 ,专注于特定领域和特定用户群体,与三大运营商形成互补而非直接竞争的关系。

它可能不会成为移动通信市场的主角,但一定会是推动行业创新、保障文化安全、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关注一下中国广电的特色业务,但短期内没必要急着换号入网。在选择运营商时,网络质量、服务体验和价格优势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你认为中国广电未来会怎样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黄三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