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京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等重要议题交换看法。这一会面,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意义非凡,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近期,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京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等重要议题交换看法。这一会面,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意义非凡,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美国(资料图)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中美关系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关键变量。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此时来华,绝非偶然。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即便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依旧保持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经济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量令人惊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较之前有了大幅增长,相比2020年不到100万辆的出口量,2024年增长近20%,达到490万辆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新兴市场,中国汽车更是凭借诸多优势迅速崛起。在南非,中国制造的汽车占总销量的近10%,是2019年的五倍;在土耳其,2022年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到去年上半年已增长至8%;在智利,中国品牌连续几年占据汽车市场总销量近三分之一。
中国汽车能在国际市场取得如此成绩,并非偶然。其一,价格优势显著。以南非市场为例,全新1.5升的中国长城哈弗Jolion起步价仅2.5万美元,比1.0升大众Polo的标价2.75万美元还要低 。在相同价格区间内,中国品牌汽车配置更为丰富,让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高端配置。其二,技术竞争力突出。标普全球汽车团队驻上海的分析师涂春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不仅具备高品质和有竞争力的价格,还拥有先进的软件和丰富的配置,即使是大众市场车型也不例外。其三,市场营销策略巧妙。在巴西,长城汽车邀请知名电子音乐人Alok出演广告,比亚迪则在广告中巧妙运用“球王”贝利的形象,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
贸易(资料图)
此外,中国积极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政策相配合。2015年,巴西政府对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免征35%的进口税,中国汽车品牌借此契机在巴西站稳脚跟,比亚迪和长城汽车还在巴西投资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在泰国,政府削减电动汽车进口税、提供购车补贴和税收减免,当地电动车销量在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600%,达到73568辆,占该国乘用车总销量的9.5%。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也彰显出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
回到与保尔森的会面,这一会面为中美双方提供了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保尔森表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保尔森基金会愿为中美关系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这一表态释放出积极信号,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加强对话与合作至关重要。
对于美国而言,当前其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与中国开展合作,无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都有助于美国解决自身问题,实现互利共赢。从中国的角度出发,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拓展内循环空间。中美加强合作,符合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
贸易(资料图)
此次会面,中方展现出大国担当与智慧,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布局。一方面,通过与美方的沟通,为解决中美经贸分歧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上,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和力量。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充满变数,但只要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对话与合作,就一定能够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注入强大动力。相信在中方的积极努力下,中美关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也将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际汇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