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闲的无聊时就看直播,第一次看直播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她给主播点了关注,送了一个小心心,后来只要这个主播开播,她就忍不住跑进去助力。
现在网络直播特别火,很多人走上网红之路,他(她)们赚钱的方式有两条,第一是得到打赏,第二是带货。
23岁女大学生小盼,她在杭州上大学,已经大四了,马上要毕业了,学业也不忙。
她闲的无聊时就看直播,第一次看直播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她给主播点了关注,送了一个小心心,后来只要这个主播开播,她就忍不住跑进去助力。
看到主播和别人PK,在主播声嘶力竭的“家人们,快冲上来帮我。”的忽悠下,她送上了一个氢气球。
从此以后,她每天看的时间越来越长,礼物也越刷越大,从“小心心”到“氢气球”再到1000元的“火箭”以及3000元的“嘉年华”,她一发不可收拾。
她在主播一声声“榜一小姐姐”的感激当中得到虚荣的满足,在每次“就差一点点就赢了”的声音中迷离,然后忍不住去刷礼物。
有一次一晚上甚至刷了122个火箭,一天就消费了12万多。在半年内向直播平台打赏200万元,这笔钱原本是父母交给她保管的家庭积蓄。
当母亲要买房子,来取这笔钱时,才知道已经让女儿全部给主播刷了礼物。她又气又急,急火攻心情绪激动晕倒在地上,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
父亲得知此事后,投诉到平台要求返还。面对家长的追讨,平台以这是"成年人自主行为"为由拒绝退款。
这让小盼的父母欲哭无泪,犹如五雷轰顶,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就这么没了,让他们后半生怎么活?
他们咨询律师,律师认为:“小盼是成年人,她的打赏行为,很可能被认为是有效的赠与行为,通常无法撤销。”
这起事件折射出的不仅是网络消费的监管问题,更暴露出当代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数字时代,网络平台通过精密的算法设计和心理操控,构建起令人难以抗拒的虚拟世界。
直播间的即时互动、虚拟礼物的社交价值、主播的情感营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瘾机制。
小盼的"疯狂打赏"行为,正是这种机制下的典型产物。数据显示,18-25岁的年轻人已成为直播打赏的主力军,其中不乏贷款消费、挪用资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
有网友说:23岁消费200多万,说明不是一般家庭,很多人一辈子也挣不来200万,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把这么多钱放在一个学生手里!
这是网络快速发展的负面效应,害了好多自控力差的人,有的不一定是家里有钱,网上很多借贷平台都可以借钱,这就是管理缺失啊。
网络平台监管亟待加强,未成年人巨额打赏频发,平台责任不可推卸,需要完善消费打赏保护机制。
家庭教育缺失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父母将巨额资金交给子女保管,却未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管机制,反映出家庭教育中风险意识的匮乏。
在物质条件日益优渥的今天,许多家长只注重提供经济支持,却忽视了子女财商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的偏差,为类似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平台责任与个人行为的边界需要重新界定。虽然小盼已成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平台在诱导消费、设置成瘾机制等方面难辞其咎。
文中的小盼已经23岁,是成年人了,打赏是自愿行为,人生不是选择题,也不是容易毁局的一盘棋,任何成年人都要为自己年轻时的轻率负责。
因为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消费缺乏有效约束,平台往往利用"用户协议"规避责任。
这次人大代表会议,有代表提出:建立合理的退款机制、设置消费限额、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等措施势在必行。
这起事件警示我们:在数字经济时代,家庭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家长不仅要培养子女的理财能力,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小盼现在很后悔,但是人生没有后悔药,她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希望社会各界联合起来,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为年轻人筑起安全的保护屏障。
来源:心灵之约10991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