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幕式上,本次会议发起者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致辞表示,想像问题是困扰人类多年却没有被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但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心理学、人类学、艺术创作和科学创新领域的重要问题。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英伟达这样的企业被追捧,但同时,
11月30日,人工智能时代的想象力——第二届“追寻想象力的本源”学术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想象力的历史发展、想象过程的内涵、想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著名哲学家的想象理论、想象与科幻文学、想象力教育、感觉结构等多个主题进行了阐述和对话。
在开幕式上,本次会议发起者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致辞表示,想像问题是困扰人类多年却没有被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但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心理学、人类学、艺术创作和科学创新领域的重要问题。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英伟达这样的企业被追捧,但同时,同一种想象力又对即将到来的通用人工智能将毁灭人类不断做出耸人听闻的预言。此时此刻,当用传统的人文主义心态去面对时,我们不得不提出,想象力可能是展现人类跟机器之间最后差异的救命稻草。果真如此,那保卫想象力就不再是教育的口号,应该成为学术界面对这个问题的共识。早在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举办过第一届探寻想象力的本源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六年以后我们希望重新开启学术讨论的大门,让人工智能时代紧迫的问题引发更多探讨。
▲冯原教授演讲现场
本次会议由吴岩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讲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博主持。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视觉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冯原首先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他指出想象过程关乎人类的本质。冯教授引用赫拉利《人类简史》中的观点,提出人类心智的基本形式就是想象,个体想象需要投射于外部媒介成为社会共享,而巫术、艺术、影像、数字媒介就是想象力和媒介技术互动发展的四个阶段。接下来,冯教授讨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智能的区分与关联,他还期待个体想象力能够借助人工智能集合为超级社会大脑,使人类走向新生。
▲刘伟教授演讲现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围绕人工智能的当代发展和未来趋势做了简短却很深刻的发言。刘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或系统,而是一个人机环境生态复杂系统,既包括态势感知的机器计算,也包括势态知感的人类算计(谋算),机器通过数学模型或统计概率处理可以“重”“复”的部分,人类则使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负责不能数学建模的“杂”乱无章的部分,任务环境为人“杂”与机“复”提供一个“复+杂”平台,对此,刘教授认为,必须建立新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才能实现下一代人工智能,他指出这种新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人、机、环境相互协同的新的智能。刘教授还强调,正如没有康德的哲学就没有量子力学,人文是未来想象力领域的最强武器。
▲袁晓辉演讲现场
腾讯研究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袁晓辉的讲演,主要针对具有想象力的个体能更好进行人机交互的问题展开。她结合自身和同事的生活实例,指出AI一方面是生产力工具,另一方面提供情绪和陪伴价值。AI首先可以是工具,而后是可以进行讨论的伙伴,最后是能反向激发自我创造力的伙伴。而当AI成为机器外脑,只要能有充分的想象力与AI合作,就可以一人指挥千军万马。据袁主任介绍,腾讯内部七百多个应用已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AI的作用也从提效更多转变为了创新。AI创新可以让我们期待一种人机共生和产业格局革新的未来。
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马汉东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介绍创新创业过程中想象力遭遇到的困境,并由此创造了现实创业场景中想象力发挥作用的效用模型。马博士认为,未来我们需求的是可控的想象力——一种可以引导出规模化、高效创新实践,实现全局生产力提升的想象力。而如何获得最精准的想象力方向,可以借助AI参与。
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提出应该重视计算想象学或想象计算的研究。他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指出,计算想象学或想象计算,是通过创建具有智能、情感和想象力的人工代理,来模拟人类想象力的科学。他还列举了他和陈发祥周融荣共同提出的想象装置理论,该理论能通过大算力等方法解决哲学的多年纷争,并能把心理学的研究和隐喻想象理论等都通过公理和公式展现出来。吴岩认为,他们的这一理论研究,已经在计算想象学或想象计算方面走出了一步。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建峰的题目是“想象AI安全风险:人机对齐的理念与实践”。他认为,科幻想象一直在关注、探索AI技术的安全风险,包括创造新概念、规划可能场景和探索技术的社会伦理影响;未来,科幻和哲学、伦理、人文、技术的交叉研究可以帮助探索AI等新技术的积极愿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研究员周慎讨论的问题是人类想象力与人工智能想象力的双向增强。周教授首先以大模型的前世——博尔赫斯的《巴别塔图书馆》引入,提出了想象力的穷尽问题。想象力的局限就在于想象力的维度要素:具有想象力的个人。而人工智能的介入,深刻改变了想象力的维度:它使得想象力的最小单元成为人机耦合体。由此,开展想象力的过程也成为人机双螺旋结构;想象力的本质成为了一种认知融合,即人类认识论与机器认识论的融合。当意识到人类认识论与机器认识论的不同和互补之后,想象力就不再只是一种创意追求,而是转化为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双向互动的技术工程问题。
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文科编辑室主任李开拓,他的演讲从中小学作文的目的、意义及作文的生成机制来看,作文形成所涉输入与输出、物与序等全过程、全要素信息处理都离不开思考。思考不是凭空展开的,需要有所依托:一是要有参照媒介,二是要借助想象,尤其是联想。故作文的底层逻辑是想象。吴岩、陈发祥、周融荣在《论想象装置》(《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一文中提出的想象装置理论能够科学诠释作文的生成机制及想象在作文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旺从他的哲学理论视角入手,对基于德勒兹、利科和马克思的想象理论展开了讨论。黄教授提出,正如德勒兹的提示,“一本哲学书应当是一种科幻小说。”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创造和虚构。不同于科学创造理论模型或函项,艺术创造感受,哲学创造的是概念。真正创造性的哲学和艺术都必须是自由而狂野的力量,是不合时宜的思想,分享相同的“思想内在性平面”。而马克思正是通过虚构创造的乌托邦想象来批判现实和重构现实,从而赋予现实以新的可能性。在反思——批判——创造的思想三元体中,创造构成批判的前提。黄教授还介绍了利科通过对生产性想象的系统阐述,揭示了这种虚构想象是一切现实及其表象的前提。
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科幻作家冯原(双翅目)认为自启蒙始,想象力作为属人的官能,被视为艺术创造的重要枢纽之一。而康德的想象力理论首先强调想象力在认知与感性之间的桥梁意义与游戏性(play),显现出想象力跨越科学与艺术的基础。她还介绍了现象学理论突出了想象力的物因素与主体间性,主体通过想象力编织自然世界与技术世界,从而在不同媒介之间建立连接与意义流动。最后,冯老师介绍了阿伦特对康德想象力的分析中突出了想象力对主体心灵的拓展的部分,这有助于形成普遍可交流的共感(common sense),最终为人与AI的交流提供了伦理基础。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梁君博士的题目是《杜威晚期论想象力、经验与艺术》。她介绍了杜威晚期主要是从美学的视角来考察想象力的。所有有意识的经验(conscious experience)都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想象性特质。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别上的。想象力标示着旧的意义与新的情境之间的融合(fusion),它的功能就是连接、整合与转化。在实际质料中的具体化将“富于想象的”(the imaginative)与“臆想的”(the imaginary)区分开来了。“富于想象的经验”即“一个经验”。“一个经验”的反面是有始无终(未完成事件的杀伤力)、心不在焉、机械刻板。在杜威看来,艺术与科学、道德、宗教、自然、生活都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割裂的。而且,唯有在科学、道德、宗教、自然中追求艺术(或审美)的状态,这些领域才有可能获得健全的发展。杜威想要恢复人与动物、有机体与自然、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日常生活、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美的艺术与实用的艺术/技术之间的连续性。
▲讨论环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林讲解了机器人恐惧症这一在美国科幻中常见的、顾虑或害怕机器人的个体心理或社会情结。它从早期机器人叙事中的弗兰肯斯坦情结和世俗造物主焦虑逐渐演化而来,直接来源是关于机器人作为他者、反叛者和主宰者的想象,背后则是美国社会文化传统中对造人渎神、科技失控、奴仆反叛和异己他者的恐惧以及对人类非理性的顾虑。程林认为,机器人恐惧症是欧美焦虑型机器人文化的显影,但它并不容易被其他社会文化所接受,也可能会在跨界交流中引发争议。基于此,程林提出,想象与想象力的社会文化维度、跨文化维度以及它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同样值得关注。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系主任罗小茗以“感觉结构”这一核心概念入手,通过介绍当代社会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分别如何构想末日的两个个案,分析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想象和想象力的临界状态。在此基础上,罗教授进一步讨论了在此种状况中如何重新定位当代中国科幻文学在想象力上发挥的社会作用。而究其根本,一旦将当代社会的感觉结构对艺术经验的生产纳入考量之中,实际上是对科幻创作中的想象力议题提出了更高且更为明确的要求。如何回应这一要求,也就成了新一轮讨论想象力议题时的题中应有之意。
泰山科技学院教师、科幻作家杨平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人类想象力的新构件”。杨平询问,在接受AI成为未来创造过程一部分的基础上,在想象的创造过程中,居于高位的人类设计者如何产生?如果技能训练过程被AI取代,一个人如何从新生变为大师?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AI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也许是更好的)技能积累的途径。未来,使用AI是人类的一种能力。人类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被AI激发。第二阶段,AI成为想象力过程的一部分。在人类逐步赛博格化的进程中,AI将从外部资源变为内部资源,从外挂变为组件,从显性变为隐性,最终成为包括想象力在内的人类思维过程的新构件。机器的算法、数据结构、技术路径等,在人机融合的背景下,会“塑造”人类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博士后周梦泉从“科文之争”的论题入手,梳理了1970年代未到1980年代初关于科幻地位的一系列争论,其中心问题是科幻(科学文艺)应该姓“科”(科普)还是姓“文”(文学),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想象力的地位,正是想象力使科幻与科普区分开来。为什么要让科幻与科普区分?九十年代之后,当科幻界可以堂而皇之地为想象力正名的时候,为什么刘慈欣、韩松又开始强调回到科学?周梦泉从想象力在不同时代政治思想中的位置出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吴岩教授总结致辞
最后,吴岩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他认为,本次论坛的各位研究者带来了不同研究视角的想象力研究,而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阈。在今后,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还将继续在想象力研究方面努力,希望能推动想象力和人类的边界的探索。
来源: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