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们看到中国卫星闪烁的绿色光芒,随后地面站检测到信号,通信成功了!”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量子计算教授弗朗西斯科·彼得鲁乔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此回忆中国量子卫星首次连接到南半球地面站的场景。中国和南非科研人员合作的论文20日发表于国际著名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们看到中国卫星闪烁的绿色光芒,随后地面站检测到信号,通信成功了!”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量子计算教授弗朗西斯科·彼得鲁乔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此回忆中国量子卫星首次连接到南半球地面站的场景。中国和南非科研人员合作的论文20日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研究团队报告在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通过卫星实现量子密钥分发,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道路。
中国卫星(资料图)
研究团队突破了低成本小型化诱骗态量子光源技术、复合激光通信的实时密钥提取技术、基于卫星姿控的高精度跟瞄等关键技术,完成星载量子密钥分发载荷、量子微纳卫星平台研制。该卫星平台载荷重量约23公斤,相比“墨子号”降低了约一个数量级,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密钥生成时效性由数天时间完成提高到单轨实时成码。在此基础上,联合团队和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
据美国“防务新闻”(Defense News)网站报道,一名美国太空部队高级将领本周二声称,有商业卫星系统已经观测到了中国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进行“近距格斗”演练,是“美国的对手在太空能力方面最新技战术进步”的表现。美国太空部队作战部副部长迈克尔·盖特莱恩上将在华盛顿举行的麦卡利斯(McAleese)国防计划会议上表示,通过目前所掌握的商业卫星系统,观测到“五个不同的航天器”在太空中以“同步且受控的方式”进行“相互穿插和环绕机动”,而这显然是“太空近距格斗”。
美媒称,美国太空军作战部副部长迈克尔-格特林透露,商业摄像卫星观察到,2024年某个时间,多达5个中国卫星出现异常动向,在近地轨道进行了受控和同步的相互接近和绕行,包括3颗试验-24C卫星、实践6号-05A和实践6号-05B卫星。美军认为,中方此举显然是在演练在太空进行卫星机动作战的战术和程序,展示了高度复杂的轨道机动能力,利用这种能力,中国卫星在战时可以接近敌方的航天器,对后者进行破坏甚至直接俘获,还能对己方受损的航天器进行维修。
美国太空军(资料图)
当前美国在轨卫星中,GPS系统超期服役率达43%,侦察卫星平均寿命已达设计标准的1.8倍。中国2025年在轨卫星突破千颗,近五年发射成功率保持在97.6%。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当波音“星际客机”故障导致宇航员滞留时,中国航天员正在空间站进行第192天驻留任务,嫦娥六号刚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技术代差的消弭,使得美国惯用的“实力威慑”策略在太空领域逐渐失效。美国太空军此次高调炒作“卫星狗斗”,本质上是军工复合体的预算争夺策略。
美军将领的说法,说到底依旧是毫无新意的“中国威胁论”,只是把所谓的威胁从陆地转移到了太空领域。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利用太空的理念,抵制太空被武器化与变成战场,并且对任何形式的太空军备竞赛都持反对态度。然而,美国却一直妄图把太空打造为新的战场,持续研制新的太空武器,甚至专门组建了太空军,其意图可谓是昭然若揭。
美军将领(资料图)
美国在指责的同时,完全不提自己很早就具备这种能力,而且还投巨资研究天基攻击性武器。本来太空是大家的,所有国家都有探索权利,美国只想一家独霸建立不对等优势,还对中俄等国进行威慑也不在少数。中方只能建立对等应对措施,才有能力保护太空安全,我们更希望和平而不是被迫和美国展开太空战,但必要装备还是要有的。
来源:浩若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