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顶流特展:禁出文物与网红“小粉炉”,你站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3 09:28 4

摘要:其实,绝大多数主动前往镇江看展的小伙伴,都受到了现场两件文物(或其中之一)的召唤:禁止出境展出的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筹筒,顶流网红“小粉炉”。这两件文物的拥趸背后,是两个不同的观众群体,而此次特展之火爆,也得益于对两大群体同时具有的吸引力。

展览海报

3月下旬的长三角文博圈,流量都涌向了江苏镇江——原来,镇江博物馆开了新展: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镇江站)

其实,绝大多数主动前往镇江看展的小伙伴,都受到了现场两件文物(或其中之一)的召唤:禁止出境展出的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筹筒,顶流网红“小粉炉”。这两件文物的拥趸背后,是两个不同的观众群体,而此次特展之火爆,也得益于对两大群体同时具有的吸引力。

明,饕餮纹玉杯,苏州博物馆藏

唐代的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筹筒,1982年元旦镇江丁卯桥出土,是镇江博物馆镇馆之宝(见下图)。这套文物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50枚酒令筹(本次展出10枚)——它们的形状,类似于算命时候摇的签,但应用场景不太一样。

每一枚酒令筹上都刻了《论语》里的一句话,后跟饮酒之人和饮酒之量。待众人相聚饮酒时,从一堆酒令筹中抽签,抽到哪一枚就按其内容饮酒,如“一箪食,一瓢饮:自酌五分”,前半句本义是指君子安贫乐道,这里则引出了后面的饮酒方式:主人自己喝半杯。

这套宴饮行令专用器具在唐代出土文物中为首次发现,有着近乎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2013年被纳入195件禁止出境文物之列。这套文物平时并不展出,因此它也就成了部分(文物、历史相)文博爱好者打卡的重点。

唐,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筹筒,1982年元旦镇江丁卯桥出土,镇江博物馆藏

但更多的人是冲着顶流网红“小粉炉”去的。“小粉炉”的真实身份是: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南京博物院藏(见下图)。其色彩粉嫩,充满了少女感,深受观众喜爱。

“小粉炉”成名于2023年年底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展,在一夜成名后,它的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仍保持着上升的势头。其实在《玉润中华》展之前,我曾经在南京博物院看过这件文物,当时它身边一个观众都没有,虽然第一眼就觉得它很好看,但我真没想到有一天会火成这样。

《玉润中华》展是近年来少有的大体量、全方位的玉器通史展,汇聚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清代的众多玉器精品,仅禁止出境文物就有3件。就历史研究价值而言,“小粉炉”在展览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但这样一个重器密布的大展,大家记住的却是“小粉炉”。由此可见,学术研究和大众关注之间存在错位——而这,也是策展时必须要考虑的。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南京博物院藏

镇江博物馆的新展,一边是重磅的禁止出境文物,一边是顶流网红文物,到底哪个更值得看呢?我的理解是:应该问你自己。

一家好的博物馆,一个好的展览,应该是多元、包容的,“好”并没有标准答案,你觉得喜欢、觉得有收获、觉得好看,就是好(俗话说:千金难买我乐意)。这次新展,人山人海,就说明其对各类观众都有吸引力,这还不好吗?

在展览现场,我注意到镇江博物馆专门拿出一件馆藏的芙蓉石花鸟盖瓶(见下图),作为对“小粉炉”的呼应。可见人家并没有拘泥于以重器来彰显博物馆的深厚家底,而是适时地顺应大众的喜好,用少女系的粉色器物,增加文物展的松弛感

清,芙蓉石花鸟盖瓶,镇江博物馆藏

此外,这里必须要再夸一下镇江博物馆。

博物馆里经常能听到观众问:“小粉炉”在哪里?那件禁止出境的在哪个展厅?一大波人潮已经涌到馆内,下一波人海正在门口排队,这个时候,如果大家一齐涌到临展厅,那就能免费体验早高峰热门地铁线的感觉了。

有鉴于此,镇江博物馆特别调整了动线,让进馆观众先去参观常设的青铜器展厅和陶瓷器展厅,这样既分散人流,又为馆藏文物增加曝光度,这个操作真的专业而及时。当然,青铜器展厅和陶瓷器展厅之所以能起到分流效果,也和本身文物质量高有关。

南朝,青釉虎子,1984年镇江市文物商店移交,镇江博物馆藏(展出于镇江博物馆陶瓷器展厅)

镇江博物馆为第四批一级博物馆,其实力不容小觑。馆藏文物中有200多件一级文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瓷器都不乏精品,陶瓷器自新石器时代延续到清代,没有断档,且囊括了全国各地的窑口,在普通地市博物馆里简直可以傲视群雄。

此外,在陶瓷器展厅和工艺品展厅内,还有一批故宫南迁文物,是早年镇江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交换而来。这批文物多为清宫旧藏,质量极佳,颇值得一看。

至于镇江丁卯桥窖藏为代表的历代文物,数不胜数,唯一不足的是,镇江博物馆受限于场馆面积和展陈条件,只展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真是幸福的烦恼。

西周,青铜凤纹尊,1976年12月丹阳司徒公社青铜器窖藏出土,镇江博物馆藏(展出于镇江博物馆青铜器展厅)

这次新展,除了上文说的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筹筒、“小粉炉”,南京博物院的错银铜牛灯苏州博物馆的饕餮纹玉杯等文物也来到现场。虽然现场文物不多,但每一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值得打卡。

不过,展览时间很短,从3.15到3.27,只剩最后一周。作为系列巡展,此后应该还有江苏其他城市接力,但镇江博物馆在展陈、管理上做的努力,绝对是尽心尽力了,这也使得镇江站的巡展,体验感相当不错。

而镇江博物馆所在的位置,是西津渡历史街区,这里除了博物馆,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就有3处,对文博爱好者来说,绝对是应许之地。言尽于此,各位不妨收拾行囊,出发去镇江吧。

东汉初,错银铜牛灯,1980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地点】镇江博物馆6号楼三楼

【时间】2025.3.15-3.27

【标签】江苏,丁卯桥窖藏,小粉炉

来源:走读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