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构性内容才是真内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3 19:04 3

摘要:我习惯晚上花30-40分钟认真刷一下抖音和小红书,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很多年,为啥?一方面因为我这个职业导致,另外一方面是我想去了解消费者喜欢什么内容。

2025年3月23日,第228篇原创文章。

我习惯晚上花30-40分钟认真刷一下抖音和小红书,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很多年,为啥?一方面因为我这个职业导致,另外一方面是我想去了解消费者喜欢什么内容。

说实话,现在抖音和小红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内容,非常丰富精彩,有一些内容很真实,同样有些内容非常假,另外还有一些内容非常商业化,现在的消费者对于内容的口味也越来越刁钻了,你是什么样的内容其实也骗不过消费者,他们一眼就能识破,反倒是有些商家自以为自己的内容能骗过消费者。

那么何为真正的内容?我觉得小红书的之恒说的非常对,非结构性的内容才是真的内容。

关于这个观点,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分享如下:

第一,信息爆炸时代的结构化陷阱。

很多时候除了内容,包括我们运营都喜欢用结构性的东西来解释来归因,比如说运营打法永远都是有一个公式,要么是什么加什么等于什么,要么就是各种的模型。内容也是一样的,什么前3秒加上中间6秒,再加上后面3秒就是一个完美的短视频,封面应该怎么做?字体应该怎么设计?图片怎么拍才好看?文案怎么写才吸引人?都有所谓的结构化公式。

但是这样的内容喂养给用户时间久了,久而久之,用户的口味也会越来越刁钻,她们会发现为什么这些内容的结构都是千篇一律的,反而会觉得假。

其实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疯传》,里面有一句话也很有意思:真正引发传播的从来不是完美的结构,而是裂痕里的真实人性。

确实啊,你看过去社会现象级别的热点从来不是规划好了的,包括小红书过年期间中美两国老百姓开始对账,这个也绝对不是小红书提前规划好的,这些东西压根就没法被规划。

第二,野草生长的力量是更大的。

如果说内容就是种草,我们顺着这个逻辑来推,野草的生长力其实是更强大的,反而那些正儿八经的草最后面都死掉了,当然也有人讲种草不如种树,直接种一个苍天大树,下面的草反而就显得非常渺小了。

但是你也要考虑种树的成本非常高啊,种草的成本反而非常小,特别是种野草的成本更小了,获得的回报反而是更大的,不是有句俗话讲,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其实,内容确实应该当做一个非标品来看待,这样的内容才是好内容,才容易生长。凯文凯利在《失控》里面有说过:顶级的生态系统往往是由大量而非优化非理性非结构化的模块构成,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第三,内容一定不能工业化。

很多品牌一直想把内容作为工业化来对待,把每一个内容生产者当做生产线上的女工,每天麻木重复的生产内容。这些内容数量非常大,但是都不是很优质,就像一个个完美的工业品一样。

其实内容不是工业化的,内容其实是一种服务产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内容不是标品,而是个性化的,它服务于用户,生产用户喜欢看的内容。

当然这种服务非常难做,因为它是个性化的,所以你要非常了解用户的需求,服务做好了,用户对你的忠诚度也会非常高。

第四,内容消费的反复归真。

我常常和团队讲我们要做超级内容、超级传播,什么意思呢?超级内容就是消费者容易看到,喜欢看到,并愿意分享传播的内容。比如说现在非常火的短剧、微综艺、真人秀等等。

很多乙方和我对接的时候经常说问我有多少预算,我反而告诉他们,预算一点都不重要,内容才重要,如果你有超级内容,我投多少钱都愿意,因为这笔财务账我们是算得清楚的,反之,你的内容很差,你想让我投钱,我一分钱都不想多投。

超级传播是什么呢?就是你有那么一个渠道,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个大ip,他能方便让你的内容扩散出去,作为一个放大器一样。你有了超级传播的加持,你的内容就会插上翅膀。

好了,分享这么多总结来讲,就所有的系统都不一定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有一定的秩序的时候,再加上一些混乱才会让这个东西走向更好的发展,俗话说得好,我们要在问题中前进。

非结构性的内容就是真实的内容,真实的内容才能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喜欢看并分享出去。

来源:鱼大科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