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短报文:遇险报警与安全信息播发的双重应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3 21:15 2

摘要:北斗导航系统,作为全球领先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不仅在定位和导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备一种独特的功能——北斗短报文。这种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简短的文字信息,实现遇险报警与安全信息播发的双重应用。在海洋、航空、交通等领域,北斗短报文的应用广泛且不可

北斗短报文

北斗导航系统,作为全球领先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不仅在定位和导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备一种独特的功能——北斗短报文。这种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简短的文字信息,实现遇险报警与安全信息播发的双重应用。在海洋、航空、交通等领域,北斗短报文的应用广泛且不可或缺。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北斗短报文的多种用途和使用方案,让您充分了解这一神奇功能的魅力所在。

北斗短报文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遇险报警业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用户面临危险或需要紧急求助时,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简短的文字信息,迅速向相关机构或人员传递遇险信号。这种应用方案不仅提高了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遇险报警业务的关键流程如下:

首先,当遇险船只经过船长批准后,会发送遇险报警。通过数字选择呼叫(DSC)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会被所有收到的电台立即接收,并停止可能干扰遇险呼叫的任何发射活动,持续值守直至确认信号收妥。

其次,海岸电台或救助协调中心(RCC)将负责接收并确认这些遇险信号。根据遇险的类型和具体情况,他们会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包括指挥、参与单位和通信方式等。

在救援行动执行过程中,该海区的其他船舶应保持守听状态,在收到恢复正常工作的通知前,不得在遇险通信频率上发送任何信息。除非得到指挥和允许,否则不得干扰正在进行的救援通信。

一旦救援行动结束,各方应通过无线电话和窄带直接印字电报等方式发送遇险通信结束通告,以恢复正常的通信秩序。

此外,对于因仪器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误报警,船舶应立即关闭并重新打开无线电设备,在误报警通信频率上发送相关说明。北斗系统加入GMDSS后,为遇险报警业务带来了诸多便利。通过其独特的控制机制,不同区域的救助协调中心和海岸电台都能方便地管理用户机和指挥机,从而实现更高效的遇险呼叫、收妥和误报警信息处理。在亚太地区,更是可以利用其群播功能建立遇险通信网络,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遇险船只进行呼叫时,可以结合使用北斗短报文功能,该功能集成了通信与定位,从而为遇险者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通过北斗短报文,遇险船只需发送遇险性质、位置及后续通信方式至救助协调中心的指挥机。指挥机具备查询下属用户机位置的能力,因此能迅速核实遇险信息。一旦确认,指挥中心可选择性地将短报文转发给附近的船舶和海岸电台。若遇险船只无法发送报警,非遇险船舶可主动代发短报文至救助协调中心。

在发送遇险呼叫时,遇险船应重复发送5个短报文,以防丢包或误码。若5分钟内未收到收妥确认,可再次通过北斗短报文重复发送呼叫。海岸电台收到转发的短报文后,需与海上搜救中心核对信息,并选择性地向遇险船和附近船舶发送收妥通知,同时确定后续通信手段。非遇险船舶在收到短报文后,应等待海岸电台确认收妥,并在北斗终端和遇险通信频率上关注后续信息,确保无干扰通信并积极参与救援。
在海岸电台确认遇险收妥后,将根据决策结果建立后续遇险通信。通信方式包括北斗短报文(亚太地区适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或无线电话。若选择北斗短报文,需在所有短报文中标明遇险性质(DISTRESS),并发送至海岸电台,由其根据需要转发。现场通信时,船舶应将短报文发送给海岸电台,后者再转发给所有参与通信的船舶。遇险通信结束后,海岸电台应通知所有相关船舶。

对于窄带直接印字电报,遇险船舶需在电报前加入回车、换行信号和遇险信号“MAYDAY”。电报应采用前向纠错(FEC)方式发送,必要时可使用自动请求重复(ARQ)方式。遇险结束后,应通过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发送结束通知。

若选择无线电话作为通信方式,相关船舶需转至相应VHF频道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后,应在当前频道发送结束通知。

为避免不必要的搜救行动,若因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误发报警信息,应立即通过短报文向救援协调中心发送误报警说明(重复发送5个短报文),并注明后续通信方式。收到误报警的船舶、救援协调中心或海岸电台也应及时说明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通信限制。
在遇险报警业务中,海岸电台承担着记录遇险通信全过程的责任,包括误报警在内。北斗设备则具备保存接收报文的功能。此外,所有遇险通信中的短报文都经过海岸电台的指挥机进行转发,从而实现了便捷的遇险通信信息存储,并对遇险情况报告和救援行动方案进行了详细备案。这不仅简化了遇险信息的记录过程,还有助于保留各种遇险情况的救援流程,为后续的检讨和分析提供了宝贵资料。在面临类似情况时,能够更加迅速和高效地执行救援行动。
北斗短报文在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中的应用方案


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涉及多个环节。首先,信息获取机构会广泛收集海上安全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各地的海事主管机构。这些机构会对信息进行分类、编辑后,逐级上报至上级海事主管机构,再由其转发至各海区的信息播发部门。最终,信息播发部门会根据信息的不同类别和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播发,如航行警告、气象警告、冰况报告等。值得注意的是,航行警告、气象警告和搜救信息这三类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及时播发。

在整个过程中,尽管北斗短报文技术可用于信息传输,但鉴于其数据长度和类型的限制,陆地上的信息传递通常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方式。因此,北斗系统在GMDSS中的应用重点,应放在将海上安全信息从信息播发部门高效播发给各船舶上。
北斗短报文技术在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中的应用方案
北斗短报文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通信方式,在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优势在于能够实时传输关键的安全信息,确保船舶、海事主管机构以及相关利益方能够及时获取并作出响应。通过北斗短报文,海上安全信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从信息播发部门传递至各船舶,为海上航行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考虑到北斗区域短报文与全球短报文的特性差异,全球短报文受限于40个汉字容量,难以满足安全信息播发的需求。因此,在海上安全信息播发方面,我们主要依赖区域短报文,其覆盖范围集中在北斗系统所及的亚太地区。该地区内,我们遵循GMDSS系统的海区划分标准,包括A1、A2、A3和A4海区,以确保信息播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通信模式上,我们将继续沿用现有的通信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播发或遗漏。

具体来说,各海区的MSI将根据其影响范围和区域特性,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播发。例如,仅对本港区有影响的安全信息,将仅在本港区内通过北斗区域短报文和VHF进行播发;而对沿岸海域有影响的安全信息,则需汇总至本区NAVAREA的NAVTEX发射台,通过北斗区域短报文和特定频率进行发布。此外,对公海有影响的安全信息,将由NAVAREA协调台定时通过北斗区域短报文和INMARSAT EGC系统进行发布。
(4)在A4海区,船舶可自行通过北斗区域短报文或HF/NBDP联系相关海岸电台,获取所需的海上安全信息(MSI)。
将北斗短报文播发安全信息的体系与现有的GMDSS安全信息播发体系相结合,当通过NAVTEX系统或EGC系统发送安全信息时,依然遵循现有的发送时间和规则。使用北斗短报文发布安全信息时,普通安全信息保持每4小时发布一次的频率,而气象预告和海况预报则每日发布两次,与NAVTEX系统的播发时间保持一致。对于带有VITAL(表示非常紧急)和IMPORTANT(表示紧急)标识的安全信息,电台将在收到后立即播发。在发送与船舶所在区域密切相关的海上安全信息,如气象预报、冰况报告、气象警告和搜救信息时,会根据信息的影响范围有针对性地向特定区域内的船舶进行发送。当NAVAREA发射台收到船舶发出的安全信息重发申请短报文时,会依据船舶的位置回复所需的安全信息。尽管北斗系统在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加入GMDSS后,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有的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
由于目前安全信息主要在518kHz频率下进行播发,为避免相互干扰,信息播发部门需采用分时播发方式,通常每台设备每隔4小时播发一次,每次时长不超过10分钟。这意味着,若在规定播发时间内有电台需紧急播发信息,则必须中断当前播发,等待4小时后的下一次广播。因此,船舶出航前需确保无线电设备开启8小时以上,以接收最新安全信息。相较之下,北斗短报文播发安全信息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避免了无线电播发时的相互干扰,确保信息连续性;其次,船舶仅需在出航前4小时接收北斗短报文,便能及时获取海上安全信息。此外,北斗设备的信息存储功能还允许播发部门分类存储信息进行播发,未接收信息的船舶可通过短报文向播发部门请求特定安全信息。

对于航行警告、气象警告、搜救信息等紧急且不可或缺的信息,其播发时机至关重要。使用无线电播发时,需立即中断当前内容以播发紧急信息,这可能对其他非紧急信息的播发造成干扰。而短报文播发则无此顾虑,可确保紧急信息的第一时间传达。同时,北斗指挥机可根据船舶位置向特定区域发送相关海上安全信息,提高播发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混入。
北斗系统融入GMDSS后,展现出的另一大优势是其设备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相较于当前GMDSS系统设备,北斗设备更为简洁且价格亲民。在我国沿海地区,众多非公约船舶如渔船、工程船以及客渡轮等,往往仅配备一台北斗设备而非整套GMDSS设备,便能轻松接收海上安全信息。此外,北斗系统还允许这些船舶通过发送短报文,随时向信息播发部门查询或补接重要安全信息,从而显著提升非公约船舶对海上安全信息的接收率。
北斗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船舶导航与通信的革新。其中,易航海船舶北斗规模化应用产品备受瞩目,为航海行业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产品不仅继承了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与高效通信优势,更在规模化应用中展现了其卓越的性能与成本效益。

配置方案

在航海行业中,易航海船舶北斗规模化应用产品以其独特的配置方案脱颖而出。这些方案不仅融合了北斗系统的先进技术,还针对船舶领域的实际需求进行了精心设计,从而实现了精准定位与高效通信的完美结合。

此配置方案特别为沿海船只打造,涵盖公务船、内贸船、客船以及危化品船等多种类型。它配备了北三天线(结合RDSS与AIS功能),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以及E航海北斗综合服务平台,为航海者提供全方位的导航与通信支持。
此配置方案同样功能全面,适用于内河船、内转外以及远洋船等多种类型。它配备了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并结合E航海北斗综合服务平台,为航海者提供稳定可靠的导航与通信服务。

来源:芯际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