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中国技术占比71%,美已无法阻止中国芯片的摧枯拉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4 08:30 4

摘要:西方在芯片产业试图打压,对中国看作假想敌展开角逐和较量,几年过去了,韩国媒体表示,美国非但没能阻止中国芯片科技进展,反而眼睁睁看着中国技术占比71%,呈现摧枯拉朽之势。

西方在芯片产业试图打压,对中国看作假想敌展开角逐和较量,几年过去了,韩国媒体表示,美国非但没能阻止中国芯片科技进展,反而眼睁睁看着中国技术占比71%,呈现摧枯拉朽之势。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申请的专利数量,从最初几年前的14%上升到71%的比例,这个对比国家的数据,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

西方媒体也非常愕然,美国做出多种封锁尝试,甚至不惜颁发芯片禁令,牺牲了一部分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利益,依然没能阻挡中国芯片的发展速度,到底是什么原因?

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美国是西方的技术体系,封锁的无非是不让中国接触西方的技术。

而中国则是加大自主研发,华为,中芯国际都是依靠国产技术,支撑核心体系,同时华为在被美国打压之后,还是开发出麒麟芯片9000S,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一方面得益于企业的开创能力,研发投入,政策的支持,还有中国的庞大内需市场作为坚定的支持。

中国的芯片消费市场非常庞大,有着西方难以想象的内需空间,美国限制芯片出口,但是中国内部对芯片的需求依然在稳定增长,而解决这一部分需求,依靠国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份额。因为美国施加压力,被迫放弃中国订单的国外企业,失去了显著的利益,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客户,想办法迂回策略,让美国的封锁没能得到完全的实施。

因为全球产业链的构成相当复杂,简单一刀切的封锁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美国能够在部分环节实现封锁,其他很多不受美国控制的部分,其他国家完全有办法想对策,只要敷衍不让美国刁难,就能保住一部分利益。

再有中国政府的政策,大力鼓励企业参与研发,解决创新和自主科技国产芯片的问题,同时不断吸纳和培育专业人才,制定出足够有吸引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为高端人才回流,做出了很好的帮助。

所以中国企业在国家的鼓励扶持下,即便是美国多方想办法封锁的前提下,也没法完全阻止中国芯片的产业链发展。现在中国芯片半导体企业,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按照2024年数据显示,国内的IC企业达到3626家,比上一年的同期数量增长了175家,年营收过亿元的企业,超过了731家。

从这个增长的数量来看,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而且在行业总体销售情况来看,也是稳定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了6460亿,比上一年增长了11个百分点,虽然没有从数量上有更快增势,但是从单纯增量到提升高品质的转型发展非常明显。

比如我国武汉的长江存储,专门研发3D NAND集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通过自主架构创新,研发独立晶圆,缩短开发生产周期,产品迭代能力突出。

自研Xtacking架构,实现了232层的闪存颗粒堆叠,读取速度升级效率超过50%,韩国三星电子凭借3D堆叠技术,在闪存颗粒的堆叠对比参数,层数为280层,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短,也能看出我国企业在自主研发技术的加持下,能够更好地支持核心体系,同时按照自己的研发路径,实现更快速地追赶,逐渐拉近和世界先进产品的距离。

目前欧洲专利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长江存储自研架构申请专利数量,达到6892件,在申请专利总数量方面,和韩国三星电子的超过1.2万件相比,海力士的8千多件专利数量相比,依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企业追赶的速度,也能看出具有潜力不容低估。

因为中国长江存储发展到现在,不过才十余年的时间,甚至不足十年的资质,竟然能快速追赶已经在专业积累几十年的韩国技术,这本身就是中国芯片具有的强大能力。

现在中国企业在研发成功的14NM芯片工艺基础上,实现能到7NM的制程效果,甚至独辟蹊径,解决一些瓶颈问题,都超过了西方的预期,甚至认为匪夷所思,想不通中国企业如何在被技术封锁的前提下,还能持续完成技术研发和迭代。

中电科专利技术研发打造的28NM中束流离子注入机,投入12英寸晶圆生产线使用,稳定流片产能超过200万片,此外还有组建的中芯国际生产线,包括生产90NM在内,55NM,40NM再提升到28NM精度制程生产线,可以提供稳定的量产供给。

中国芯片不仅实现快速研发,还在稳定增加生产线,实现量产。当中国企业冲破西方封锁的限制,实现芯片技术摧枯拉朽的飞跃,让整个芯片行业都敬佩不已。

来源:科学知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