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玩笑往往被视为增进友谊、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然而,当玩笑的边界被逾越,尤其是当他们以伤害他人的心理为目的时,这些所谓的“玩笑”便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是演变为了心理霸凌。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玩笑往往被视为增进友谊、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然而,当玩笑的边界被逾越,尤其是当他们以伤害他人的心理为目的时,这些所谓的“玩笑”便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是演变为了心理霸凌。
心理霸凌式玩笑,通常指的是那些表面上看似无害,但实则在暗中削弱他人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地位的言论或行为。这类玩笑可能包括嘲讽、挖苦、嘲笑他人的缺点或弱点,或者在公共场合公开他人的秘密或隐私。它们以轻松或幽默的方式呈现,却隐藏着深深的恶意和伤害。
心理霸凌式玩笑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它们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长期受到此类玩笑的受害者可能会感到自卑、无助、愤怒和孤立,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其次,这些玩笑还会破坏社交关系,使受害者感到被排斥和孤立,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要识别和避免心理霸凌式玩笑,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01 “心理霸凌式”玩笑背后,是什么心理?如果对方用取外号、嘲笑、阴阳怪气等方式,对你的痛处进行攻击、揭短、挖苦等,这就已经不是开玩笑了,而是一种“心理霸凌”。因为这类“玩笑”暗含着一种逻辑:不是我要笑你,都是你自己太胖/太笨/太敏感等等。实质上,这是在进行“愧疚诱导”:通过让你反思自己,彰显TA的优越感,由此达到控制你的目的。所有暗藏愧疚诱导的“心理霸凌式”玩笑,本质上都是一种控制。它让被开玩笑的人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甚至形成一种“慢性心理创伤(CPTSD)”。02 面对这种“玩笑话”为何总不敢反击?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害怕成为别人口中那个“开不起玩笑的人”。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我们不想因为自己破坏了气氛以及表面上和谐的关系。于是,我们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自我防御:回避。当人们遭遇棘手的人和事时,会下意识选择“回避型应对”。然而,一味回避忍耐,对方并不会适可而止,反而可能变本加厉。03 面对“心理霸凌”,我们怎么保护自己呢?1、让内心感受回归真实,分3步表达真实的自己(1)如果你感到自己被冒犯了,无论别人有心还是无意,都不要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2)明确告诉对方,不是自己开不起玩笑,是对方的话真的很伤人,并严肃地让TA下次不要再这样,你的表达要和你的内心感受一致。(3)无论别人因此怎么评价你,不要被这些言论带跑。你不必为了迎合他人的评价而委屈自己。若你的表态真实有力,这份冒犯就不会对你造成更深的伤害。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方法分为两个维度:(1)故意缩小矛盾,让对方自讨没趣比如,有人开你身材的玩笑,说你胖。你可以按照缩小矛盾的方式回答:“我胖不是一天两了,你今天才看见?”(2)故意夸大矛盾,让对方知难而退“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势必要打上一架了,看看我的身材有没有优势。”“你这话说的,看我不爽很久啦?”敢于反击,你会发现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战胜恶意,给他人以正义榜样的力量。3、建立健康的个人边界健康的个人边界,建立在这4个元素的基础上:(1)清晰具体比如“胖”是你的底线,任何带“胖”的评价,都越界。(2)保护作用将保护自己的身心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人可以比自己更重要。(3)灵活处理态度需要坚决,但说辞可以灵活,比如可以看具体情况选择缩小矛盾或放大矛盾。(4)主动建立所有的边界规则都是你自己探索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感受。另外,要学会尊重他人,避免在公共场合或私下里对他人进行嘲讽或挖苦。最后,当发现有人受到此类玩笑的伤害时,我们应该及时站出来制止,并给予受害者支持和安慰。
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心理霸凌式玩笑的关注和打击。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心理霸凌的危害性,并学会如何避免和应对此类行为。同时,媒体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报道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霸凌式玩笑的认识和警惕性。
总之,心理霸凌式玩笑是一种隐形的伤害,它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并破坏社交关系。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性,避免参与或传播此类玩笑,并努力营造一个尊重、包容和友爱的社会环境。
来源:健康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