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原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畜牧业是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抓好这两项工作是办好两件大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呼伦贝尔可持续发展、增进牧区群众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
本报记者 姜悦/文 陈立业/图
草原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畜牧业是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抓好这两项工作是办好两件大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呼伦贝尔可持续发展、增进牧区群众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
3月21日,一场关乎草原生态与畜牧业未来的重要现场会——全市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如春风化雨,为呼伦贝尔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全市各级各地区各部门领导干部、试点嘎查代表、新生代牧民代表、合作社等组织带头人、畜牧业转型升级典型群体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观摩+影像+展览+研讨+互动”的多元形式,直面草原过牧的痛点,探寻传统畜牧业的破局之路,对症下药开出呼伦贝尔“良方”。
冰雪初融的草原泛出淡淡的青绿,预示着新一年的生机。在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白音布日德嘎查阿茹贡家庭牧场,牧民乌云苏德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家庭牧场”+“舍饲半舍饲”创新模式,融合先进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实现肉羊生长快、出肉率高、出栏短,有效提高养殖效率。2024年牧场与嘎查签订1430头只红头羊的养殖承包协议,每年支付嘎查集体承包费14.3万元,增加了嘎查集体经济收入。阿茹贡家庭牧场的成功正是党建工作与农牧工作深度融合促牧兴民的生动写照,通过属地嘎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想办法、找出路,实现了致富增收;牧场也积极履行社会化服务责任,通过义务为牧民打草等方式“反哺”了嘎查。事实证明,只要找准党建引领牧区发展的着力点,就能带领牧民群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现场观摩,阿茹贡家庭牧场的变化让我感触颇深。联系到我们试点嘎查的成功,既得益于政策引导和牧户合作,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我会将今天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下一步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牧民群众矢志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党建引领成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党支部书记米吉格道尔吉说。
全混合日粮
阿茹贡家庭牧场借助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全混合日粮圆草捆打捆包膜一体机
舍饲圈养的红头羊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呼伦贝尔蒙源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饲草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打包成捆的饲草料整齐码放,堪称牛羊的“中央厨房”。公司负责人吴月介绍,公司现阶段有草畜一体化基地3个,饲草料加工基地4个,年可储存饲草23万吨,加工供给牛羊混合饲料10万吨;现有天然打草场18万亩,通过对农作物和草业种植产品的深加工生产出的高品质的饲草产品——全混合日粮,不但解决了牧民季节性饲草不足问题,也为周边牧民养殖业起到“降本提效”的作用。
现场会上,牧业四旗、扎兰屯市、阿荣旗、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呼伦贝尔海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牧人奶娃娃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奶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乳制品展览、推介,并现场展示线上销售等内容。通过呼伦贝尔·礼“上网”来直播乳制品专场等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呼伦贝尔市休闲奶食品、奶茶粉等奶制品的独特优势,以及奶制品生产企业在促进牧民增收和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次追本溯源、着眼生态的现场研判;直面过牧难题、洞察问题关键、探寻治本之策,实现以会促思、以会促醒;
这是一次求真务实、目标明确的策略研讨会;互鉴先进模式、规划实施步骤、落实关键举措,实现以会促策、以会促行;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开拓新局的攻坚提升会;凝聚各方力量、鼓舞全员斗志、细化责任分工,实现以会促干、以会促胜。
“通过现场会观摩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会后,我们将迅速、精准落实现场会精神,坚持‘堵、疏结合’,着力解决过牧问题,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养殖模式,以科技赋能引领机械养殖、草场改良,生态监管等工作走上‘智慧化’轨道,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养殖技术和经营理念的新生代牧民,全面推开‘三变’‘三位一体’等改革举措,让更多牧民获得稳定、可持续的收入。”陈巴尔虎旗委副书记、旗长陶丽表示。
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格根胡硕嘎查副书记刚刚生动形象地将此次现场会比作一把打开传统畜牧业到新型畜牧业大门的“钥匙”。“现场会进一步促进了牧民合作社和家庭牧场的资源整合。”他说。
“当前牧草即将返青,通过现场会的学习,我们会把这个关键时期盯住,加大对外来牲畜的管控力度,加强政策的宣传引导,希望我们的草能越来越绿、草原越来越美、牧民生活越来越富。”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党支部书记吴洪钢对记者说。
来自内蒙古大学的与会专家韩红燕说:“此次现场会让我深刻感受到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转型的系统性布局和务实推进。会议中呈现的‘1+N+M’政策体系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尤其是通过‘三变’改革试点、舍饲圈养、草畜平衡监管等举措,将草原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为破解草原过牧问题提供了重要路径。未来,可以围绕构建多元化饲草供给体系、拓展饲草供给空间,强化科技支撑,建立饲草全产业链数字化监管体系这三个方向持续发力,期待呼伦贝尔市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草原牧区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绿色方案’。”
禁牧不等于禁养,减畜不等于减收,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过程,恰恰是农牧民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怎样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最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好畜牧业的破局、升级、防控之路?答好这个问题基层代表最有发言权。
“‘三变改革’落地以来,我们嘎查分别成立了土地合作社、旅游合作社、置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这四个合作社,整合了老百姓的资源、统一起来经营,从原来的传统的畜牧养殖变成了科学养殖,从饲料方面节省饲养成本,提高了大家的收入。”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镇库热格太嘎查党支部书记展超说。
“在‘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实践推动下,我们通过和旅游公司合作,充分挖掘嘎查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与体验项目。2024年将我们嘎查的辉河观鸟景区和高空观景平台打造成为集高端民宿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旅产业,构建起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嘎查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新巴尔虎左旗新宝力格苏木莫达木吉嘎查党支部书记圆员说。
“从一个普通牧民的角度来说,传统养殖费用大,现代化养殖能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能够增加收入。另外,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后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草原美丽、畜牧业繁荣,我们牧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今天在现场看到了一些现代化养殖方式,对我启发很大,回去我也要把我的牧场做提升。”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苏丽家庭牧场负责人呼伦说。
去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坚持系统思维、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性提出了“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这一重点改革课题,从牧业牧区牧民破题,带动解决“三农”最现实的问题。目前已构建完善“1+N+M”工作体系,即1个主方案、15个子方案和30个试点嘎查。科学划定禁牧区与轮牧区,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在牧区新建改建棚圈2万平方米以上,新建饲草库24个,形成“冷季舍饲、暖季放牧”模式,重塑生态执法体系,强化草原监管。呼伦贝尔还进行围栏封育和人工干预措施对比试验点,使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同时,加快推进畜牧业重点项目落地进度,组建蒙古马金融服务队,并建立牧区人才库、人才培训库等,加强人才支撑,从根子上系统解决草原过牧的问题、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牧区现代化最终目标“三步走”战略。
现场会虽已落幕,但草原上的变革仍在继续——当科技的温度与传统的智慧交融,当政府的担当与牧民的期待共振,呼伦贝尔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围绕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来”,紧抓“人”“畜”“草”这一解决草原过牧的关键问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打响草原过牧治理攻坚战,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态化、集约化转型升级,探索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让这片“北疆碧玉”焕发持久生机。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