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6月17日,神舟12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缓缓升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天际。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开始了前往太空之路。之后他们将入驻天宫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开展了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以及科学应用、再合等一系列操作。
发射台脱拔,全景俯视。
2021年6月17日,神舟12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缓缓升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天际。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开始了前往太空之路。之后他们将入驻天宫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开展了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以及科学应用、再合等一系列操作。
在9月17日,他们三人进行90天的驻扎任务完成后,这天终于安全回家了,最终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此次的任务可以说非常圆满。
说到这里,相信大部分人当时都看过三名航天员返回地球时的现场直播画面,他们在返回之后就躺在了椅子上。很多人就有所好奇,为什么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都要躺着或者坐着?难道这是他们的特殊待遇吗?其实这并不是他们的特殊待遇,而是航天员为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后果,导致身体只能坐着。
我们知道地球和太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由于天宫空间站是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飞行,其环境是一个微重力弱场的地方,人如果置身于其中会一直处于一个失重的状态,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航天员们都是漂浮在空中的。
而宇航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身体的影响事实上非常之大。如果在太空待的时间越久,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出现骨丢失、肌肉萎缩和人体血液倒流等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它们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不同,我们在地球上其身体的肌肉和骨骼其实一直都在抵抗地球的引力,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身体也早已适应了这样的重力环境。而宇航员来到了太空微重力的环境,身体便不再抵抗地球的引力,会一直处于放松的状态,身体被彻底释放。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宇航员的身体出现骨丢失、肌肉萎缩等症状。
从之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记录我们不难发现,航天员们经常会在舱内进行锻炼身体,而且还专门配备了锻炼器材,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宇航员失去重力后带来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影响。因此当航天员在太空长期生活之后,身体相对适应了太空的微重力环境。
如果突然返回到地球时,会很难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从而身体难以站立起来。所以航天员在返回地球之前,工作人员便会提前给他们提供躺椅,让他们躺着,后续还要进行长时间的调整训练,使他们身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来源:史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