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信之后的涅槃!树德国际部的她收获美国 TOP14 院校的馈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4 10:22 2

摘要:“收到卫斯理安大学 Offer 的那个早上,我还在雪山上滑雪。怀揣着录取的喜悦,我一趟趟从雪道顶端往下冲。俯瞰着秀美的雪域风光,我还是难以相信,申请季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结束了。晨光透过山峦的间隙,洒向白雪皑皑的大地,眼前的世界空旷而宁静。我想,我会一直奔跑在自己

张雅晴

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2022级AP学生

录取大学:美国卫斯理安大学

(2025U.S.NEWS文理学院排名第14)

“收到卫斯理安大学 Offer 的那个早上,我还在雪山上滑雪。怀揣着录取的喜悦,我一趟趟从雪道顶端往下冲。俯瞰着秀美的雪域风光,我还是难以相信,申请季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结束了。晨光透过山峦的间隙,洒向白雪皑皑的大地,眼前的世界空旷而宁静。我想,我会一直奔跑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上。”

—— 张雅晴

早申涅槃:

学会活在自己的生命节奏里

早申(ED1)阶段,一封拒信,打破了我的期待。那一瞬间,自我怀疑如潮水般涌来,但后来翻到自己之前的日记“没有人能说大海就比高山精彩,而没去过的人对你所见风景的评价也毫无意义。我会活在自己的生命节奏里。”我意识到不应该因为一所学校的拒信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努力,于是我重新调整心态准备第二轮早申(ED2)和常规申请(RD)的申请。

在查校过程中,我注意到了美国顶尖文理学院 —— 卫斯理安大学。这所学校以学术自由闻名,在 2025 年 U.S.News 文理学院排名中位列第 14 位。它开放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我对社会学的探索热情简直是一拍即合。尤其是大二开设的社会学专业(College of Social Studies),也能为我提供理想的学术发展路径。

卫斯理安大学

卫斯理安大学申请截止前,我找到升学老师准备提交申请材料,但老师指出我的小文书缺乏深度,建议围绕当时热议的“小谢家暴案”重新撰写。当时,我正被繁重的文书任务压得喘不过气,听到这个建议,一度崩溃。但我心里又有个声音在说:“家暴不只是个社会议题,更是无数女性正在经历的真实困境。作为热爱社会学的学生,我们有责任为她们发声。” 于是,我打开电脑重新查找资料,从头开始构思。终于,提交了一篇既有同理心又有学术洞察力的文书,也为申请添上了鲜明的一笔。真的特别感谢我的升学老师,她们认真细心,帮我修改文书、完善各种申请材料。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帮助我在最后拿到心仪的Offer。

学术突围:

AP 课程与时间管理的双重修炼

随着卫斯理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手,我的申请季也尘埃落定。目前正在通过 Coursera(公开课平台)学习金融与数据分析课程,还利用碎片化时间钻研西班牙语。

这份从容,一方面得益于国际部灵活的课程机制,为我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土壤:当我确认AP统计备考内容准备得比较充分时,便与老师申请旁听微积分BC课程。这种动态调整让我的学习效率实现了最大化,真正掌控自己的节奏。

张雅晴在学生活动的发言

另一方面也源自我在树德国际部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高二期末,更像是我学术生涯的 “极限挑战”:AP 大考、期末考试、托福冲刺、线下活动统筹,还有公众号推文撰写,全都堆在一起。为了多项任务并行的调整,我把时间划分得特别精细:AP统考前,我从清晨 7 点到深夜 1 点,专注于课业学习;周末就安排托福冲刺和活动策划;就连滑雪的时候,我也把它当成是给自己 “重启” 状态的机会。最后,我不仅 7 门 AP 课程都拿了满分,还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出了领导力。

回声计划:

架起亲子沟通的温暖桥梁

高一时,我加入了学校近一半的活动组织,像校友会、社团联合会、奥北环保小组、yearbook 编辑(年刊),还去支教…… 但最难忘的,是在树德国际部创办的回声计划——这个致力于改善亲子关系,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学生组织。

回声计划宣传海报

高一上学期,我和妈妈经常吵架,身边好几个朋友也有类似的困扰。我就想,既然大家都被亲子沟通问题折磨,那能不能通过某个主题或者活动,帮大家一起改善甚至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开始,我只想聚焦亲子沟通,但后来觉得把视野拓宽到亲子关系上,会更全面一些。

班主任 Nina 听说了我的想法,觉得这个主题特别有意义,能帮到很多人,马上鼓励我把想法变成实际行动,还帮助我们的活动对接嘉宾资源。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每次活动,我们都会邀请学校老师或者专业领域的专家,来分享、探讨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心理疗愈这些相关主题。这些活动,很好地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

回声计划线下活动

让我最感动的,是上学期申请季组织的书写梦校活动。活动中,家长们在祝福牌上写下对孩子的期许。我发现,每位家长都写得特别认真,有的人甚至正反两面都写满了殷切的期望。

那一刻,我看到了家长们沉默背后的情感。回声计划的一次次活动,不仅改善了许多家庭的沟通模式,也让我明白了:“改变往往从微小的行动开始,只要坚持,产生的影响就能像回声一样,传得更远。”

回顾我的申请季,也如同一场回声计划:那些文书修改的焦灼、与老师思想的碰撞,最终也汇聚成一声声呐喊,抵达理想的彼岸。

未来,我将带着这份馈赠,在卫斯理安的学术旷野中继续奔跑——以社会学为镜,照见世界的褶皱;以行动为笔,书写属于自己与他人的诗篇。

编 辑 | Yetong

审 稿 | Clark Zhong/Nina/Sissi

来源:成都好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