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这波,又成功劝退不少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4 10:30 2

摘要:因为这次估价228亿美金,而港口业务利润15亿美金(实际上还保留了内地的10个港口),所以PE远超了15倍,

LJC出售巴拿马港口的事,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甚至被骂成了卖国贼,

这事吧,评论区最终还是毫无疑问的,又切回了意识形态之争的问题,

其实单纯从商业交易的角度来说,LJC这波操作并不能说不好,

因为这次估价228亿美金,而港口业务利润15亿美金(实际上还保留了内地的10个港口),所以PE远超了15倍

按照全球港口股的平均估值,是远到不了这个数的,这次的交易属于中等偏上的价格,这也是为何LJC旗下长实大涨20%的原因,

这里又有人说了,15年国企曾给LJC报过更高估值(当年出价28PE),是故意不卖吗?

实际上我们还是得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忽略了市场情绪定价的变化,

要知道15年是资本市场牛市,当时的港口平均市盈率高达34PE

而现在市场对港口的公允估值只有14PE,很多知名港口公司只有个位数的PE…

根据WIND数据显示,几大港口估值变化如下:

从这里也就能看出,为什么当时的港口普遍报价更高,而如今大幅下降了,因为港口没以前“值钱”了。

所以光就这事,发展到现今的地步,从市场化角度来看,他按当前价格卖出并无问题,

LJC做的“最错”的就是,十年之前,没充分考虑到现在中美会大幅交恶

之前蜜月期,他的港口可以随便卖给中、美,但如今时代不同,他现在想卖中国国企,就是难上加难,

因为要通过欧美这边的层层审核,加上巴拿马政府迫于美国压力,可以说绝对卖不成。

再加上川普施压,让巴拿马政府开始审核长和运作的合理性,继续如此下去必然会导致港口进一步贬值,于是便只能选个好价格卖了,

LJC确实不够爱国,但商业来说,这波他做出了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当然,任何的资本交易,如果带入了爱国光环,那么就会变得不再“自由”,全凭如何定义。

比如LJC在13、14年时大举买入海外资产,被官媒批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神句,

现在卖出海外资产,又被扣上了“卖国”的帽子,

所以你看,横竖都是错,所以要说错,就错在他是个纯粹的商人,

他确实不爱国,但他捐赠汕头大学,赈灾捐赠几百亿,绝对不能说他对人很坏,

相反,于事业而言,他的行事足够谨慎,在过去一直把咱们的政策风险看的很透,

他知道自己儿子把持不住这么大的ZZ问题,所以也看明白了,为了不让儿子趟浑水,很早进行全球化布局,

具体操作包括,12年梁振英上台香港特首后,13、14年后续卖出中国资产,转投全球,

买的欧美资产,则基本都是基建能源之类的分红资产,收益不会太高,但完全可以让子孙后代延续财富,

一个96岁的老人对ZZ风险的敏锐度,可以说是内地企业家完全不能比的,

所以有人说LJC是东方巴菲特,实际上他的剧本难度要远高于老巴,

他要绕过各种大坑,才能达到现阶段成就,否则一个内房,就能让他成为下一个“许家印”。

总之,当下LJC确实是选择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并不能让人称道,

但话又说回来,当爱国捆绑上投资,这也是任何人投资都会面临二选一的难题。

比如你买美股,也一样会被人扣上不爱国的帽子,你爱祖国,就应该重仓A股,买的光荣,套的伟大。

当意识形态强加于投资本身,那么这时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应该优先是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比如上面要征收你的房产做建设,你要尽可能报高价,还是低价让利?

再比如,GJ外储缺失,但美元有高息,你是换美元定存,还是选rmb躺平?

再就好比你在中国建厂做外贸,能带动国人就业,但却要面临巨额关税,你在东南亚建厂可以规避关税,利润更高。

如果站在上层的角度出发,就是让出利益,那么你该怎么做,如果你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别人这么做?

最近司马南偷税漏税一事,也是侧面反映这个现象,曾经谴责他人偷税漏税,结果最终却被查出自己偷税,

大多人借民族大义站在制高点去批判别人,自己真上了,却未必能做的更好,

所以最核心的是什么?是持续完善我们的法制建设,将规则一一列入宪章,而不是用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

来源:思哲与创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