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大姐在菜市场卖了十几年豆腐,却始终攒不够儿子婚房的钱。直到有一天,她架起了直播,把制作豆腐的全过程呈现在网络,建起了自己的“卤水豆腐微信群”,在朋友圈天天发“今日卤水点豆腐限量30份”,月流水比以前涨了好几倍。
张大姐在菜市场卖了十几年豆腐,却始终攒不够儿子婚房的钱。直到有一天,她架起了直播,把制作豆腐的全过程呈现在网络,建起了自己的“卤水豆腐微信群”,在朋友圈天天发“今日卤水点豆腐限量30份”,月流水比以前涨了好几倍。
这世界最值钱的从来不是力气,而是开窍后看透的那层窗户纸。
一、认知觉醒:让钱自己找上门
同样刷短视频,有人刷成韭菜,有人刷出商机。我认识一个小老板,专门从评论区里寻找痛点和商机。
口罩刚爆发时,杭州有个宝妈发现小区业主群里都在求购消毒湿巾,她连夜联系了义乌厂商,三天后在社区做起了“无接触配送”,两个月赚的钱抵得上过去一年工资。这不是运气,是对商机的敏感度。
当年美团杀入外卖市场时,多少人觉得送餐能挣几个钱?现在那些最早加入的骑手队长,早就在老家盖起了小楼。真正的财富密码,往往藏在多数人看不见的盲区里。
《认知觉醒》一书中提到“元认知”——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再思考。每天睡前花十分钟问自己:今天我做的哪件事,其实有更聪明的解法?
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自己开始自动过滤无效信息,就像突然戴上了能看透迷雾的眼镜。
二、发财一个字“换”——换行业、换地方、换圈子、换能量场
我认识个95后姑娘,之前在县城开奶茶店三年,不温不火。
后来来到大城市,学习制作蛋糕,之后就留了下来,在某大型写字楼片区附近,租了个loft,给写字楼的白领提供私人订制的蛋糕,她还把制作过程拍成视频,发到某书,线上线下双向获客。一年后,吸引了8000多个本地精准用户订阅。
用她的话,她把每一个蛋糕都当成作品来对待。朋友圈、某书号就是她的作品秀场。我也是因为订了个蛋糕与她相识,因为想在股市搏个好彩头,我当时让她在蛋糕上写两个字“涨停”。
三、搭建自己的赚钱系统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话特别实在:你如果无法衡量它,就无法管理它。
看看那些闷声发财的人,哪个不是在搭建自己的赚钱系统?就像种果树,花三年培育根系,等挂果时,旁人只能干瞪眼。你要做的不是天天盯着账户余额,而是找到属于你的“生长公式”。
试着画张财富地图:左边写你现有的资源(时间、技能、人脉、学历、年龄……),右边写市场需求。
中间连起来的线条,就是你的创收通道。
我认识一个人,用这个方法,把祖传的卤味配方做成预制菜,现在给二十多家便利店供货。有时候财富就在你手里,只是缺了张导航图。
四、专注结界:在信息洪流中抓住真金
深圳华强北有个档口老板,十年如一日研究手机配件。别人跟风卖蓝牙耳机时,他专攻防蓝光钢化膜;等全网都在推快充头,他已经做出适配200款机型的磁吸充电宝。
查理·芒格说:在拿锤子的人眼里,所有问题都像钉子。但真正的高手都备着整套工具箱。有个做培训的朋友,把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用到课程设计里,让学员像玩游戏一样上瘾学习,续费率做到行业TOP。这种跨界思维,才是新时代的淘金铲。
现在开始,每天给自己两小时“纯净时间”。关掉推送,清空杂念,就琢磨三个问题:我拥有的资源是什么?我的擅长和喜好在哪里?我的服务能解决别人多大的痛点?坚持30天,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听懂了市场的暗语。
赚钱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认知升级的马拉松。
短视频中教人做减脂餐的厨师,五年前或许还在后厨切土豆丝。现代人需要的不是菜谱,而是战胜懒惰的解决方案。记住,当你的思维开始迭代,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共勉。
来源:会发财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