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低空经济安全之困,神戎电子激光利刃让“黑飞”无人机无处可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4 10:45 3

摘要:低空经济市场加速“起飞”,无人机物流、载人飞行器、空中交通等场景加速落地。然而,随着“低慢小”航空器(飞行高度低于1000米、时速小于200公里)的井喷式增长,黑飞、扰航、非法侵入等问题频发,甚至威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这一矛盾背后折射出低空经济“起飞”的核心命

低空经济市场加速“起飞”,无人机物流、载人飞行器、空中交通等场景加速落地。然而,随着“低慢小”航空器(飞行高度低于1000米、时速小于200公里)的井喷式增长,黑飞、扰航、非法侵入等问题频发,甚至威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这一矛盾背后折射出低空经济“起飞”的核心命题——如何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防线。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神戎电子”)以一套覆盖“侦、管、控、打”全链条的国产化系统——“低空警戒防御系统”给出了解决方案,“低空警戒防御系统”近日在济南顺利完成某基地任务保障,为行业隐忧带来化解之匙。这一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低空防御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成为观察中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突围的典型样本。

技术破壁:硬核自主创新

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在民航、森林、农业、科研、宣传、商业、娱乐、试验、比赛、航拍、体育等活动中应用广泛。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飞行安全隐患,比如,有不法分子利用这类航空器运载危险物质、散播危险品,给行业监管带来挑战。

神戎电子董事长邹海涛介绍,直面低空经济的行业监管难题,神戎电子自主研发了低空经济“拳头产品”——“高能激光毁伤防御系统”,这个系统是“低空警戒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戎电子坚持自主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夜视仪、外红热像仪、多光谱夜视仪等产品系列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智慧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森林防火、油田、港口建设等行业。

高能激光毁伤防御系统由雷达探测设备、智能光电跟踪设备、频谱侦测与压制设备、激光毁伤设备及指挥控制监视平台组成,设备采用分布式部署,通过指挥控制监视平台智能互联,可真正实现对各类型无人机尤其是“低慢小”无人机的探测、识别、跟踪和反制。

邹海涛表示,这套系统中的每一个设备都“武艺精良”,能够有效解决行业痛点,并且操作简单,专业技能依赖性低,操作人员培训十分钟后即可上岗独立操控。

比如,雷达探测设备可全天时、全天候对要地5千米空域内的无人飞行器目标进行持续探测和发现,并能够准确地给出目标的方位、距离、高度和速度等航迹信息到指挥控制监视平台。指挥控制监视平台接收到目标的位置信息后,可解析成智能光电跟踪设备的水平、俯仰以及变倍联动信息。智能光电跟踪设备可根据目标的位置、大小以及行进速度自动选择匹配位置联动信息,驱动精密两轴伺服转台转动与镜头变焦指向目标,内嵌AI智能算法对目标准确识别,实现要地5千米空域内运动目标的精准联动识别与捕获跟踪。

指挥人员可通过指挥控制监视平台的运动目标轨迹信息和实时视频预览,灵活调度现场处置人员采用反制枪等处置方式对无人机导航与控制信道进行干扰,使其迫降或返航。当目标运动到距离要地1-2千米范围内的危险区域时,可联动激光毁伤设备对无人机进行直接摧毁,确保要地安全。

“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快速组合拆分,适用多种场景、快速维护及更换;设备互联互通,实现AI区域拒止、联动打击,应对无人机蜂群;可视化跟瞄、出光时间长、远程控制、隐蔽打击、直线弹道……”在神戎电子技术研发人员的眼里,这款低空行业监管的“利刃”是二十年磨一剑的精品,在科研投入上,神戎电子的自主研发费用超10%。

产业重构:一场国产化创新的“链式反应”

一次国产化的创新牵引一场产业升级。邹海涛介绍,这套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与远距离定向能激光技术的全国产化无人装备探测与反制系统,“系统采用100%全国产化软硬件设计,融合了雷达、无线电与高性能昼夜光电探测设备等多源异构传感器结合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多种无人装备的多维探测、识别与跟踪,通过激光毁伤系统对危险目标进行快速处置。”

神戎电子的突破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成功,更触发了产业链的升级浪潮:该系统产品在行业处于中游,不仅为终端用户提供特种光电产品与系统,还能带动光学器件、人工智能技术、半导体、精密机械加工等上游产业链厂家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有效、优质的新质生产力。

“过去我们采购进口激光模块,成本占系统50%以上。如今国产替代后,成本下降30%,性能反而提升。”神戎电子研发负责人透露,这一变化的背后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从“零件组装”到“系统定义”的跃迁。

低空经济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神戎电子的创新实则是为中国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应用筑牢安全基座:政策上,响应国家“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规划,助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技术上,定义低空防御行业标准,推动中国从“国际规则跟随者”转向“技术规则制定者”;经济上,据测算,每部署一套系统可减少因黑飞导致的潜在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类硬科技企业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通过技术创新而非资源投入驱动增长,重塑产业竞争力。

未来之战:从“防御无人机”到“定义空中秩序”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夜视仪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这些新技术将提高夜视仪的性能和功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中国作为夜视仪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来自中国民航局的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攀升至3.5万亿元。1000米低空中蕴藏着巨大潜力的万亿赛道,将带来夜视仪市场需求及低空防御市场需求的扩容,给神戎电子这类企业也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当我们打开从“车轮”到“翅膀”的想象,飞行汽车、智能汽车这类前沿技术产品将投射进我们生活的现实。随着飞行汽车、智能载人航空器的加速商用,低空防御的战场将向“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延伸。神戎电子已启动下一代技术储备。“未来的低空防御不是简单的‘拦截’,而是构建智能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邹海涛展望。

这场创新背后,也实现了中国企业从“解决问题”到“定义未来”的范式转变。在低空经济的万亿赛道上,安全与创新始终是一体两面。当中国企业以“技术硬核”打破垄断、定义规则,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低空时代正加速到来——这不仅关乎产业升级,更是大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经之路。

来源:经济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