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岁的林佳佳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块冰箱里的熟牛肉,险些丢了性命。她是郑州一家公司的HR,工作干练,性格开朗,朋友圈里公认的“职场女强人”。作为生活“极简主义者”,她习惯一次性做好几天的饭菜,塞进冰箱,第二天再热着吃。她一直觉得这种方式省时省力,是现代都市生
31岁的林佳佳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块冰箱里的熟牛肉,险些丢了性命。她是郑州一家公司的HR,工作干练,性格开朗,朋友圈里公认的“职场女强人”。作为生活“极简主义者”,她习惯一次性做好几天的饭菜,塞进冰箱,第二天再热着吃。她一直觉得这种方式省时省力,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完美解决方案。然而,这块看似普通的熟牛肉,却成了她命悬一线的起点。
一个周末的午餐,林佳佳从冰箱里拿出一块两天前煮好的牛肉,简单加热后配着米饭吃下。她没察觉到任何异样,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可到了晚上,身体却开始“报警”:发冷、头痛、乏力接踵而至。她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几片退烧药便睡了。谁知,第二天醒来,她发现自己连站都站不稳,高烧39℃,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如纸。同事的劝说下,她终于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往郑州一家三甲医院。
林佳佳,31岁,未婚,独自在郑州打拼。她大学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型企业,从基层做到HR主管。她性格外向,喜欢健身和旅游,但工作忙碌让她很少有时间精雕细琢生活。她的饮食习惯简单粗暴:早餐常是面包牛奶,中餐点外卖,晚餐自己做点简单的饭菜,偶尔周末会煮一大锅牛肉或鸡汤,分装冷藏,方便接下来几天食用。她觉得冰箱是现代生活的“神器”,既能保鲜,又能解放她的时间。
林佳佳的身体状况一直不错,除了偶尔熬夜会有些疲惫,几乎没生过什么大病。她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娇气”的人,哪怕有点小感冒,也习惯硬扛过去。这次生病,她起初也没当回事,直到症状迅速恶化,才让她感到一丝恐惧。
那个周六,林佳佳像往常一样忙着加班。中午,她从冰箱取出两天前煮好的一块牛肉,用微波炉热了几分钟,闻着没异味,便放心吃下。下午,她继续处理邮件,直到晚上8点,才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可能是空调开太大了吧。”她裹紧衣服,吃了点退烧药,打算早点休息。
第二天早上,林佳佳被一阵剧烈的头痛惊醒。她摸了摸额头,滚烫得吓人,量体温一看:39.2℃。她想喝水,却发现自己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胃里翻江倒海,恶心得想吐。她强撑着吃了点药,可情况非但没好转,反而更糟。到了中午,同事见她脸色惨白,额头冒汗,赶紧说:“佳佳,你这样不行,赶紧去医院吧!”
林佳佳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打车赶往医院。一路上,她头晕目眩,心里却还安慰自己:“不就是感冒发烧吗,应该没大事。”
在郑州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接诊林佳佳的是李明医生,一位40多岁的急诊科副主任,经验丰富。李医生见林佳佳状态虚弱,立即安排她测了生命体征:体温39.5℃,心率120次/分,血压偏低。他一边安排护士抽血化验,一边开始详细询问病史。
“发烧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李医生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紧迫。
“昨晚开始的,头痛,发冷,今天早上更严重了,胃还有点恶心。”林佳佳声音微弱。
“最近有没有受伤?或者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李医生继续追问。
“没有受伤……昨天中午吃了块冰箱里放了两天的熟牛肉,其他都是平时吃的饭菜。”林佳佳努力回忆。
听到“冰箱熟牛肉”,李医生的眉头微微一皱。他轻轻按压林佳佳的腹部,她疼得猛地缩了一下。“有点腹膜刺激征,”李医生低声自语,随即对护士说:“安排血常规、CRP、PCT、血培养,再加个腹部B超,尽快出结果。”
几小时后,检查结果陆续出来。林佳佳的白细胞计数高达18×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C反应蛋白(CRP)**达到120mg/L(正常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李斯特菌)。
李医生拿着报告单走进病房,对林佳佳说:“林小姐,你的情况是败血症,病因是李斯特菌感染。需要立刻住院治疗。”
“败血症?李斯特菌?那是什么?”林佳佳一脸茫然,声音里带着惊慌。
李医生耐心解释:“李斯特菌是一种食源性病原菌,常见于冰箱存放过久的熟食、生鲜乳制品或未经彻底加热的肉类。它能引发胃肠炎、败血症,甚至脑膜炎。你吃的熟牛肉,很可能是感染源。”
“可是那牛肉是熟的啊,我还加热了,怎么会这样?”林佳佳满脸疑惑。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源、动物肠道等环境中。它最大的特点是耐寒,能在**0-45℃**范围内生长,尤其在冰箱冷藏环境(4℃)下仍能缓慢繁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美国每年约有1600人感染李斯特菌,其中约260人死亡。
很多人以为煮熟的食物就绝对安全,但熟食在储存过程中仍可能被污染。比如:
交叉污染:冰箱里生熟食物混放,细菌通过空气或容器传播。储存过久:熟牛肉在冰箱存放超过48小时,李斯特菌可能滋生。加热不足:微波炉加热不均匀,未达杀菌温度(75℃以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一案例:一名患者因食用冰箱存放5天的熟火腿,感染李斯特菌引发败血症,最终不幸去世。
李斯特菌感染的死亡率极高。《柳叶刀传染病学》研究显示,其病死率可达20%-30%,远超沙门氏菌(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近年来李斯特菌感染病例逐年上升,尤其在城市人群中,因冰箱使用普及和熟食消费增加,风险显著提升。
高烧不退,林佳佳接受退烧药和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士每4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
医生特别关注是否出现脑膜炎症状(如颈部僵硬、意识模糊),并随时准备调整治疗。
住院第三天,林佳佳的体温降至37.5℃,胃肠不适缓解。第七天,血培养转阴,标志着她脱离生命危险。出院时,她虚弱但满怀感恩。
出院前,林佳佳找到李医生,问道:“我平时挺注意卫生的,冰箱也定期清理,怎么还会这样?以后该怎么办?”
李医生语重心长地说:“冰箱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期,但不是万能的。李斯特菌能在低温存活,熟食存放超过48小时就可能有风险。记住这几点:”
新鲜第一:熟食尽量当天吃完,冷藏不超过48小时。分区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充分加热:食用前加热至75℃以上。定期消毒:每月用稀释漂白水擦拭冰箱。来源可靠:选择正规品牌的熟肉制品。林佳佳的经历让她彻底改变生活习惯。她开始减少囤食,每餐尽量吃新鲜食材,还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冰箱到餐桌的距离,看似很短,却可能藏着致命危机。健康无小事,从细节做起吧!”
李医生的话在她心中久久回响:“对食物安全的每一次疏忽,都可能是对生命的挑战。”这次死里逃生,不仅救了林佳佳,也警醒了更多人。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Listeria (Listeriosis)."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Global Burden of Listeriosis: A Systematic Review."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来源:健康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