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海浪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奔腾咆哮,一艘小小的绿色船只在波涛中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被大海吞噬。船上,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着,满脸惊恐与无助,他的哭声被风浪无情地淹没。这不是电影里的惊险片段,而是真实发生在海南的一场生死救援。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海浪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奔腾咆哮,一艘小小的绿色船只在波涛中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被大海吞噬。船上,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着,满脸惊恐与无助,他的哭声被风浪无情地淹没。这不是电影里的惊险片段,而是真实发生在海南的一场生死救援。
2024 年 3 月 22 日下午 2 点多,海南三亚的海面上,一群钓友正在享受海钓的乐趣 。突然,有人发现远处有一艘绿色小船在海浪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海浪打翻。随着船只逐渐靠近,他们震惊地发现,船上竟是一个年轻 10 岁的小男孩!此时的男孩皮肤已经被晒得通红,有气无力地瘫倒在船上,当听到有人呼喊他时,他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那哭声里满是恐惧与委屈,“我出门钓鱼玩,不小心被浪冲走,在海里漂了一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原来,这个小男孩来自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3 月 21 日晚上 9 点,他独自划船出海钓鱿鱼,没想到在船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海浪带到了茫茫大海之中。在这漫长的一天一夜里,他只能任由小船在海浪中飘荡,途中他看到了三亚的海上观音像,也看到了其他有亮光的地方,他拼命想向岸边划去,可 6 级大风掀起的 1.5 米高的巨浪,让他根本无力对抗。他还遇到了过路的船只,大声呼喊救命,却被机器的轰鸣声掩盖,无人听见他绝望的呼救。
地图显示,陵水县赤岭村距离三亚后海湾,陆地距离有 30 多公里,很难想象这个 10 岁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怎样的恐惧和绝望。好在,钓友们发现了他,将他救上了船,随后钓友们赶紧报警,并将孩子交给了派出所民警。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这个十岁小男孩的生活充满了大海的气息。他就像海边的小浪花,充满活力又有点调皮,对大海的一切都充满好奇。3 月 21 日晚上 9 点,天色早已暗下,海面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海风轻柔地吹着,对于海边长大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适合出海钓鱿鱼的好时机。小男孩和往常一样,独自划船出海,他熟练地操作着小船,满心期待能钓到肥美的鱿鱼 。船上的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眼睛紧紧盯着海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鱿鱼出没的迹象。
钓着钓着,困意如潮水般涌来,小男孩不知不觉就在船上睡着了。等他再次睁开眼睛,四周漆黑一片,只有海浪拍打着船身的声音,他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被海浪带到了茫茫大海之中。
恐惧瞬间笼罩了他,他拼命地呼喊着,可是回应他的只有呼啸的海风和汹涌的海浪。他只能无助地看着小船在海浪中起伏飘荡,心中充满了绝望。在这漫长的黑夜里,他蜷缩在船角,周围的黑暗仿佛要将他吞噬,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家,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有人发现他,带他回家。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小男孩看到了远处的海上观音像,那是他熟悉的地标,他仿佛看到了回家的希望,拼尽全力划船,想要靠近岸边,可是 6 级大风掀起的 1.5 米高的巨浪,一次次将他的希望扑灭,他的力气渐渐耗尽,只能任由小船在海浪中飘荡 。
中午时分,太阳变得异常毒辣,阳光毫无遮挡地照射在他身上,他的皮肤被晒得通红,嘴唇也干裂起皮,又饿又渴的他,感觉自己的生命在一点点消逝。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回家。
终于,在下午 2 点多,他看到了一艘海钓船,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呼喊着救命,幸运的是,船上的钓友听到了他的呼救声,将他救上了船。那一刻,小男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个 10 岁男孩的经历,想想都让人后怕。在这一天一夜的漂流中,他面临着诸多危险,任何一个都可能危及他的生命。
先来说说天气。海上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就可能狂风暴雨。事发当天,海面上刮起了 6 级大风,掀起的 1.5 米高的巨浪,对于一艘小小的渔船来说,就像面对一堵随时可能倒塌的高墙,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如果遇到暴风雨,冰冷的海水会迅速带走孩子身体的热量,导致失温。失温可不是小事情,会让人浑身颤抖、反应迟钝,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
再说说食物和淡水。孩子在船上没有带食物和淡水,在漂流的过程中,身体不断消耗能量,又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脱水和饥饿感会越来越强烈。脱水会导致身体电解质失衡,出现头晕、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据统计,在海上漂流的人,如果没有淡水补充,存活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3 天 。
还有太阳的暴晒。白天,太阳毫无遮挡地照射在海面上,孩子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被晒得通红。紫外线不仅会晒伤皮肤,还可能引发中暑。中暑会让人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同样会有生命危险。
除了这些,船只在漂流过程中还可能因为碰撞、磨损等原因损坏。如果船破了,海水涌进来,孩子就会掉进海里。即使他会游泳,在茫茫大海中,没有救援,体力也会很快耗尽,最终被大海吞噬。
在这漫长的一天一夜里,每一分每一秒,孩子都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能平安获救,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 。
经历了这场生死考验,这个 10 岁男孩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在海上遇险时,掌握一些自救方法,就可能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
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慌慌张张的,脑子就乱了套,更想不出办法来。就像这个小男孩,在发现自己被海浪冲走后,虽然害怕,但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这才能尝试划船自救,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
要是有手机,赶紧开启定位,这可是让别人找到你的关键。要是手机没信号,也别扔,它还有大用处。可以利用手机的闪光灯,每隔一段时间闪一次,或者播放一些响亮的音乐,引起过往船只或岸边人的注意 。要是没有手机,也有别的办法。可以找一些能反光的东西,像镜子、金属片,对着可能有人的方向反射光线;要是有信号弹、烟花,那就更好了,这些发光物在白天和晚上都特别显眼,能让救援人员一眼就发现你 。
大声呼救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别一直喊,得省着点力气,隔一会儿喊一次就行 。
再就是要避免失温。要是不小心掉进海里,尽量别让头和脖子浸在冷水里,腋窝、腹股沟和胸部这些容易散热的地方,也要尽量减少和水接触的面积。可以双手交叉在胸前,双腿向腹部屈曲,要是有同伴,大家就紧紧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保存体力。要是有救生圈或者其他能漂浮的东西,就借助它们的浮力,采用仰泳或者蛙泳这些省力的姿势,别白费力气瞎扑腾 。
在大海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只要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保持坚定的信念,就有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
在当今社会,儿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社会痛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 5.9 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过 95% 。溺水已然成为我国 1-14 岁儿童的 “头号杀手”,这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悲痛。
除了溺水,交通事故也是威胁儿童安全的一大隐患。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统计,2018 年全国共发生涉及学龄阶段少年儿童的伤亡交通事故 2 万余起,造成 2200 余名少年儿童死亡 。在这些事故中,步行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儿童人数最多,占总数的 49.5%,其中 62% 的事故是因为儿童过马路时突然横穿猛跑、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等危险行为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我们的心灵,提醒着我们儿童安全形势的严峻。
在海南陵水 10 岁男孩出海漂流事件中,家长允许孩子独自出海,这无疑是监护责任的严重缺失。一个 10 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对危险的足够认知和应对能力,独自出海钓鱼,就像是将一只小羊放入了狼群之中,危险随时可能降临。幸好这个孩子最终平安获救,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此幸运。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和活动,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教会他们如何避免危险。比如,要告诉孩子不能独自去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玩耍,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
保障儿童安全,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海滩、河流等危险区域的安全管理,增设警示标志和救生设备,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学校和社区也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演练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就像这次男孩漂流事件,如果海滩边有更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家长或许就能更早地发现孩子独自出海的危险行为,及时阻止悲剧的发生。而学校和社区的安全教育,也能让孩子在面对危险时,更加冷静、理智地应对,增加生存的机会 。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安全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关注儿童安全,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阳光和欢笑 。
这起 10 岁男孩海上漂流事件,就像一记警钟,在我们耳边久久回响。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无情,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儿童安全无小事。
在大海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这个男孩能平安获救,是幸运女神的眷顾,但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这种幸运。我们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明白大海不是可以随意嬉戏的游乐场。
家长们,一定要承担起监护孩子的重任,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动,给他们讲清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让我们共同努力,敬畏自然,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安全,让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让类似的危险事件不再发生 。
来源:netzj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