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博弈:特朗普关税政策悬念下的全球市场震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4 11:26 3

摘要:美元指数在亚洲交易时段持稳于104.22附近,上周0.4%的周涨幅显示出市场对特朗普政府4月2日即将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保持高度敏感。这场政策博弈不仅牵动着外汇市场的神经,更成为检验美国经济韧性与全球贸易体系稳定的试金石。从美债收益率的波动到欧元区财政政策的调整

美元指数在亚洲交易时段持稳于104.22附近,上周0.4%的周涨幅显示出市场对特朗普政府4月2日即将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保持高度敏感。这场政策博弈不仅牵动着外汇市场的神经,更成为检验美国经济韧性与全球贸易体系稳定的试金石。从美债收益率的波动到欧元区财政政策的调整,多重变量交织下,市场正试图在政策迷雾中寻找方向。

政策落地前的市场预期分化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本质上是要求贸易伙伴国采取与美国同等的关税水平。高盛分析师对此表示:“我们上周下调美元预期,但仍预计当前水平将有所回升。市场已迅速重新定价2025年增长前景,超前于我们团队的预测调整。”这种预期调整直接反映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该指标周一上升2.5个基点至4.2770%,推动美元兑日元上涨0.3%至149.77。

市场对政策影响的评估呈现两极分化。路孚特分析指出:“美元/日元与美债收益率的正相关性短期内将继续支撑美元。”但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分析师提醒:“法案通过后,欧元可能进一步回吐涨幅,因大幅增支需较长时间显现效果。但特朗普新关税仍是最大不确定性。”这种分歧导致美元指数在104关口附近持续震荡,技术面显示若政策温和且美国数据强劲,指数或升至105;若引发衰退恐慌,可能回落至103。

政策细节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波动。特朗普在3月21日公开表示:“我不会变。但‘灵活性’这个词很重要,有时候需要灵活处理。所以会有灵活性,但基本原则是对等。”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令投资者既担忧全面贸易战风险,又对政策回旋余地抱有一丝期待。

跨市场联动的风险传导机制

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在政策预期下愈发显著。美国投资机构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联合创始人Tom Lee指出:“1962年10月,美国股市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的第7天触底,并在危机真正解决前收复了大部分失地。这为当前局势提供了参考模板。”历史经验显示,重大政策风险事件往往伴随着市场超调后的修复,但此次关税政策涉及经济体量远超历史案例。

欧洲市场同样难以独善其身。德国上议院3月21日通过的放宽“债务刹车”法案,曾推动欧元兑美元触及1.0955的近六个月高点,但法案落地后欧元随即回落0.24%至1.0836。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警告:“美国对欧洲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将使欧元区第一年增长率降低约0.3个百分点,而报复性措施可能会使影响提高至约0.5个百分点。”这种连锁反应在美欧两大经济体间形成双向风险传导。

大宗商品市场成为政策影响的第三极。盛宝银行大宗商品战略主管Ole Hansen分析称:“对产油国联盟产量增加的担忧,加上特朗普关税的经济影响,有助于控制油价进一步走高。”数据显示WTI原油近月合约周涨2.05%至68.28美元/桶,而黄金期货连续第三周上涨0.79%至3021.80美元/盎司,凸显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交替轮动。

长期经济成本的结构性隐忧

普华永道在3月21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使美国科技、媒体和电信行业每年损失1390亿美元。”该机构TMT负责人Dallas Dolen强调:“计算机、网络和电子设备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类别,预计将带来64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对来自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程度是不可否认的。”这种成本传导最终可能转嫁至消费者,但存在6-12个月的滞后效应。

政策不确定性正在重塑企业决策。Dolen透露:“企业现在正以多种方式应对新关税,大多数国家在密切关注谈判进展并准备采取行动。”这种供应链重构需要时间,而荷兰国际集团ING预计即将公布的2月PCE数据“可能会显示出一些粘性并有点高”,克利夫兰联储Nowcast模型预测核心PCE增速将维持在2.6%。数据韧性可能强化美联储鹰派立场,形成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

风险定价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维持今年两次降息的预测,但货币市场利率定价显示交易员预计将放松71个基点。这种预期差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27%后更显尖锐,市场人士坦言:“美元走势取决于关税细节及本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当政策变量与市场预期形成复杂博弈时,任何超预期因素都可能引发剧烈波动。

风险提示:关税政策实际执行力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美债收益率波动或加剧汇率风险,欧洲经济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高于模型测算值,供应链重构成本存在低估可能。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