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廊坊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活化利用工作,强化非遗产品包装设计,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推动“非遗青年小店”助力计划实施,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市金融团工委决定联合举办“匠心传承·八绝共赏”包装设计大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廊坊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活化利用工作,强化非遗产品包装设计,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推动“非遗青年小店”助力计划实施,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市金融团工委决定联合举办“匠心传承·八绝共赏”包装设计大赛。具体情况如下。
一、活动主题
匠心传承·八绝共赏
二、参赛对象
高校专业师生和社会面艺术创作人才
三、开展时间
2025年3月至4月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共青团廊坊市委
廊坊市教育局
廊坊市金融团工委
承办单位
宫廷新造办"燕京八绝"非遗工坊
协办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东方学院
支持单位
光大银行廊坊分行
浦发银行廊坊分行
华夏银行廊坊分行
邢台银行廊坊分行
五、活动安排
本次赛事重点围绕以“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为代表的廊坊非遗产品包装进行设计。赛事分四个阶段进行,主办方将结合专家打分和网络投票的方式进行评选。
1、赛事报名阶段(即日起至3月31日)
利用官方媒体、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广泛发布活动消息。结合主办方遴选的8款现有非遗产品和包装样式,每名参赛选手可选择其中一款作为设计对象报送一款参赛作品(含包装盒和手提袋),设计风格侧重宫廷风、国潮风。
2、专家评审阶段(4月1日至3日)
根据选手报名情况,主办方组织不少于5名行业专家(包括设计专家、营销专家、非遗传承人等)从作品文化契合度、创意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30个作品,进入网络投票阶段。专家评分占选手总得分的70%。
3、网络评选阶段(4月7日至11日)
搭建网络投票平台,将前期遴选出的30个作品予以线上展示,通过广泛传播,让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投票,每人每天可投3票,且不能重复投1个作品。网络投票占选手总得分的30%,得票最高者为满分,其余根据实际票数按比例测算得分。此阶段如发现涉嫌刷票行为的,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4、优化提升和实际应用阶段(4月14日至30日)
聘请行业专家,就前三名获奖作品进行优化提升,形成成熟的包装设计方案,授权廊坊非遗企业和传承人予以实际应用。
六、参赛须知
(一)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选手设计内容需包括主视觉(含带有艺术设计的“廊坊礼物”LOGO)和包装整体样式。作品以图片形式报送,包括主视觉1张,包装盒、手提袋多角度立体效果图3至5张,图片需为420×297mm规格,精度不低于300dpi,大小不超过5M,jpg格式保存。同时,附200字设计说明,包括创作构思、材质用料和打开方式等,鼓励利用AI技术发散灵感,但需注意AI利用率(杜绝高比率使用),如有使用,请作相关说明。严禁照搬照抄。
(二)报名方式
(三)专家评审标准
1、文化契合度(30%),考察作品是否深入挖掘“燕京八绝”等非遗技艺的历史背景、工艺特色或文化符号。鼓励将廊坊地域文化元素(如历史建筑、运河文化、京畿文化等)融入设计。
2、创意性(25%),考察作品是否突破传统包装形式,体现创新表达,如结构创新、交互设计、数字化元素等。
3、实用性(20%),考察作品是否符合产品保护、运输、展示等实际需求,材料选择合理,结构稳固、简约。考虑生产成本与量产可行性。
4、市场潜力(15%),考察作品是否具备商业化潜力,能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或高端礼品市场。
5、环保性(10%),优先使用可降解、可循环材料,避免过度包装。
(四)奖励机制
经测算总得分,评选出前三名,主办方将颁发荣誉证书(由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市金融团工委联合颁发,下同),并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和1000元现金奖励。对于进入网络评选阶段的其他选手,主办方将颁发荣誉证书和非遗文创纪念品。
(五)关于版权
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方所有,主办方有权使用或授予相关非遗企业、传承人用于宣传、生产及衍生品开发等事项。主办方对本次比赛保留最终解释权。
联系人:邵荣伟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