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期末模拟检测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发达国家的某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如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2.据图判断,在中国与该国的合作中
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该国提供生产资源
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
3.该公司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C.“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 D.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读“某四国多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图”和相关人口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判断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 B.乙国人口增速最快
C.丙国人口密度最大 D.丁国人口总量最多
5.据图推测,漫画所示人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撮罗子是鄂伦春等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如下图)。其盖造方法为使用木杆搭建骨架,夏季用桦树皮、草帘子,冬季用犴、狍等兽皮,做成自上而下一层压一层的围子,绑在木杆上,门帘则夏用草或树条编,冬用狍皮做成。撮罗子内部的中央空地作为烧火取暖和做饭的地方。完成下面小题。
6.“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由此推断,鄂伦春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A.泛舟捕鱼 B.农耕定居 C.山林狩猎 D.草原游牧
7.下列“撮罗子”与当地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②坡度较小,利于排雪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撮罗子”不会完全封顶,而是留有“天窗”,人们在撮罗子里生火做饭。“撮罗子”顶端冬夏均不遮盖,主要是为了
A.通风采光 B.增加美观 C.观测天象 D.预防积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0.图中②、③、④、⑤四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②地 B.③地 C.④地 D.⑤地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1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当地时间11月1日,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宣布,由于2023年10月是巴拿马运河近73年来遭遇的最干旱的一个月,为节约用水,从11月3日起,将把水道上单日最高通行船只的数量从每天31艘减少到25艘;2024年2月,将从25艘再下调至18艘。完成下面小题
13.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的是
A.亚洲和北美洲 B.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C.北美洲和南美洲 D.南美洲和南极洲
14.美国东岸运往中国的大豆途径巴拿马运河,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
依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新西兰岛①地热资源丰富,其原因是该岛
A.纬度较低 B.位于板块交界处 C.受海洋影响大 D.火山岛
16.当中国学生高考时,图中②地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在驾驶员视线受阻时,可借助凸面镜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它可以有效提升行车安全。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和凸面镜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7.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图中公路中的ABCD四点,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8.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 B.甲村附近适合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甲村位于乙村的东北方向 D.E点的海拔高度为700米
2023年10月以来,世界局势动荡,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在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造成了巨大的平民伤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小明想知道以色列在世界上的位置,他最好查阅
A.世界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 C.世界政区图 D.亚洲地形图
20.小明在查找地图的过程中对图例产生了兴趣,对不同的图例进行描画收集,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1.和甲图相比,乙图
A.实际范围不变 B.实际范围变大 C.比例尺不变 D.比例尺变大
读“旗杆影长变化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22.2024年11月7日是我国的立冬节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①→②之间 B.③→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④→①之间
23.太阳高度越高,地面上物体的影子越短。当地球运动至图2中②处时,所绘制的正午旗杆影子简图可能是图1中的
A.a B.b C.c D.无法确定
24.造成正午旗杆影长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25.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晚在巴黎塞纳河畔隆重举行,埃菲尔铁塔前的主火炬点亮了夜空,围绕“奥运更开放”的主题,历史上第一次在户外举办开幕式。读太阳光照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地球位于图2所示公转轨道中的 之间,此时长春正处于 季,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2)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 分析在巴黎奥运会开幕至8月11日闭幕期间,长春夜晚路灯的开启时间逐渐变 (早或晚)。
(3)根据图1显示的太阳光照情况判断,此时我国所处的节气是 ,图中甲乙丙三地日出最早的是 地,三地在开幕式当天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不同,是地球 运动造成的地理现象。
2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大青山与小青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若大青山与小青山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 千米。
(2)图中甲地和乙地相比,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等高线地形图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AB处为 ,丙处为 。
(4)图中适合进行攀岩活动的是 处。
(5)图中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 。
27.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0.5分,共5分)
(1)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为 (东西/南北)走向。
(2)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高/中/低)纬度地区,其大部分地区气温为20℃以 (上/下),主要原因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 (多/少)。
(3)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明显 (高/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影响因素是 。
(4)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其年平均气温为-10℃以 (上/下),主要原因是 。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材料一: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址和古河道。
③欧洲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材料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中①说明太行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②说明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选填“海洋”或“陆地”)。
(2)③荷兰土地面积的增加说明 (选填“人类活动”或“火山地震”)也可以引起海陆变化。
(3)图中信息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在不断 (选填“扩大”或“缩小”)。
(4) 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A 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5)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来源:学霸学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