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居民每天在互联网上的平均停留时间是5小时37分钟,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每天陪伴家人的时间是30分钟。今天整个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人和媒介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小琴。
中国居民每天在互联网上的平均停留时间是5小时37分钟,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每天陪伴家人的时间是30分钟。今天整个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人和媒介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人和媒体和媒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我觉得今天的媒介已经成为了社会功能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成为了人的功能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新闻传播学科也成为了一种功能性的基础学科,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文史哲、数理化这样的知识性的基础学科,它未必见得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它完整地提供了社会功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媒介的使用和时间的利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去年年底国家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时间使用报告当中,中国居民每天在互联网上的平均停留时间是5小时37分钟,但是他们的每天的平均有偿劳动时间是3小时27分钟。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报告当中他们的每天陪伴家人的时间是30分钟。你就会发现其实除了个人生理必须时间,睡觉、洗漱、去洗手间、吃饭等等之外,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每天超过1/4的时间是在互联网使用当中。即便5小时37分钟,有一部分是工作时间,那也还是有很多时间不是工作是自愿地在上面的。
所以如果各位把自己的手机打开观看一下自己每天在屏幕上的停留时间,多数手机都有这样的功能,你会发现这个时间是非常令人惊讶的,是挺可怕的。所以这个过程中间就会意识到一方面时间都到哪去了,但是另外一方面互联网或者今天讲的媒介已经成为了你的社会、个人社会功能甚至是生理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当然一方面有它积极的一方面,它给你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化,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取相关的信息。信息获取的时间和成本大幅度地降低。但另外一方面,通俗地来讲,它会让你上瘾,它会让你高度依赖于媒介这样的一种社会功能。
移动终端开始普及之后,每个人都开始在移动终端上赋予了更多的能力,衣食住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都开始借助于,甚至是学习也都开始借助于移动手机或者是PAD(平板电脑)移动终端,而移动终端的能力却是在不断地进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新去思考人和媒介之间的关系。
来源:人文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