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不负好春光 农机试练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4 15:35 3

摘要:春启万象,春耕备耕正当时。日前,湖北省武汉市首期智能农机具应用技术培训在经开(汉南)区邓南街塘江村如期举行,旨在切实提升全市水稻种植质量,助力粮食单产全面提升。全市60余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部门管理人员、水稻种植大户及周边村民参加培训。

春启万象,春耕备耕正当时。日前,湖北省武汉市首期智能农机具应用技术培训在经开(汉南)区邓南街塘江村如期举行,旨在切实提升全市水稻种植质量,助力粮食单产全面提升。全市60余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部门管理人员、水稻种植大户及周边村民参加培训。

据介绍,此次培训分智能农机提升水稻单产培训、智能农机田间演示及试乘试驾三个部分。

武汉大学李兵教授讲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历程,强调农业要借助人工智能和算力下沉,实现全产业链升级。华中农业大学冯在文副教授介绍了团队研发的智能服务框架。该框架通过软件智能体与农业环境的动态交互,提升决策能力。他还结合武汉水稻、蔬菜种植实例,展示了AI在农作物病虫害预警、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应用。

现场演示环节在武汉塘江金和岭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包括智慧农业生产数字化演示,“拖拉机+水田耕整”作业演示,智能水稻插秧机作业演示,“无人机飞播+巡田”作业演示,“旱地拖拉机旋耕+播种”作业演示,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试乘试驾体验,“中石化农机用油+农资”优惠政策宣传等。

“如今,北斗导航应用到全自动耕整机上,一天能耕地100多亩地,不仅作业效率高,还能精准施肥、控制耕地深度、平整土地,每亩地节省成本100多元。”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王伟说。

同日,在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多台大型智能耕整机开始耕田作业,春耕生产马力强劲。“设定航线和作业程序后,我就放心当起甩手掌柜了。”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缪斌说,传统人工作业1天最多完成10来亩,1台智能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能覆盖500亩以上,省时、省心、省力又省成本。目前,合作社5000亩水稻实现“北斗+农机具”全程作业,包括耕整、插秧、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和烘干等环节。

理论教学课后,学员们亲身体验智能拖拉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无人驾驶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农用无人机等先进农机具。展示现场,农机专家、农机企业技术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围绕先进农机化实用技术、农机安全操作知识、农机质量投诉等,现场解答农民朋友的关切。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展现了智能农机助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魅力。

据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副校长张凯介绍,今年,全市将举办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执法人员培训42期,培训人数2700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含各区农广校)1100人次。

来源:武汉农业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