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2日,第三届蓝毗尼国际马拉松赛在尼泊尔蓝毗尼世界文化遗产地鸣枪开赛。作为中国与尼泊尔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第二届蓝毗尼国际和平节的核心环节,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尼泊尔、肯尼亚的500余名专业运动员及马拉松爱好者参与,以
2025年3月22日,第三届蓝毗尼国际马拉松赛在尼泊尔蓝毗尼世界文化遗产地鸣枪开赛。作为中国与尼泊尔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第二届蓝毗尼国际和平节的核心环节,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尼泊尔、肯尼亚的500余名专业运动员及马拉松爱好者参与,以奔跑传递和平理念,用汗水书写中尼建交70周年的友谊新篇章。云南省体育局作为赛事重要支持单位,深度参与赛事组织与文化交流活动,以体育为媒,搭建起中尼民心相通的桥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云南力量。
赛事延续往届传统,设置男子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女子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5公里公众跑及3公里和平行四大组别。经过激烈角逐,尼泊尔选手Anish Thapa Magar以2小时19分21秒斩获男子全马桂冠,Santoshi Shrestha以1小时20分50秒摘得女子半马冠军。云南运动员在本次赛事中表现亮眼,包揽中国运动员最佳成绩。在女子半程马拉松项目中,陈卫以2小时00分24秒的成绩摘得季军;男子全程马拉松项目中,张杰则以2小时33分00秒的成绩斩获第十名。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奖金创历史新高,男子全马冠军获35万尼泊尔卢比,女子半马冠军获15万卢比,5公里组别冠军亦分获1.2万及1万卢比奖励。此外,赛事还设置了5公里公众跑、学生跑和3公里和平行等组别,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这场体育盛会中。
本届赛事精心设计的赛道以蓝毗尼广场剧院为起点和终点,沿途串联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让选手们在奔跑中感受当地文化的厚重底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与尼泊尔奥委会主席吉万·施雷斯塔共同参与3公里和平行,与民众携手传递“体育促和平”的理念。
作为第二届蓝毗尼国际和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马拉松赛配套活动精彩纷呈。3月20日晚,一场盛大的欢迎晚宴为远道而来的宾客接风洗尘。3月21日,和平节开幕式在蓝毗尼圣园举行,中尼双方嘉宾共同出席,为和平节送上美好祝福。禅修日活动、和平音乐会等活动传递着和平与友谊的心声,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研讨会、中华寺成立25周年庆祝活动等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赛事的内涵,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
作为赛事重要支持单位,云南省体育局深度参与赛事组织与文化交流。本届赛事中,云南省体育局组织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等成员积极协助尼方优化赛道设计,将当地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让选手们在奔跑中感受蓝毗尼的深厚文化底蕴。此外,中尼双方还联合举办了“山相遇、民相亲”主题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民族歌舞展演、非遗技艺展示等形式,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云南省与尼泊尔的体育合作由来已久。自2013年昆明与尼泊尔博克拉结为友城以来,双方通过轿子山翻越挑战赛、博克拉国际山地越野赛等品牌赛事,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2024年,云南省体育局率团出访尼泊尔,就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赛事品牌共建、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此次赛事期间,云南代表团与尼泊尔文旅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开发“昆明—博克拉”跨境体育旅游线路,促进两国游客双向流动。尼泊尔奥委会也表示将加强与云南在运动员培训、赛事组织等领域的合作。
尼泊尔奥委会主席吉万·施雷斯塔表示,蓝毗尼国际和平马拉松已成为南亚地区和平与旅游的标志性赛事,未来将继续与中方深入合作,进一步提升赛事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云南省体育局则计划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山地越野、水上运动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集聚区、体验区建设,构建跨境体育产业走廊,向世界展示云南“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的独特魅力。
第三届蓝毗尼国际和平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友谊的传承,在中尼建交70周年之际更彰显其非凡意义。通过体育这一特殊的语言,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积极力量。相信未来在中尼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蓝毗尼国际和平马拉松赛将越办越好,成为中尼友谊的象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来源 | 赛事组委会
来源:云体记协Y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