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得从3月18日那场“美国活力峰会”说起,万斯当着硅谷大佬们的面,把憋了二十年的心里话全倒出来了:“我们当年搞全球化,就是想让富国吃牛排,穷国啃骨头!”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事儿,绝对算得上开年最炸裂的国际猛料!
美国副总统万斯前两天在华盛顿的科技峰会上突然摊牌,居然公开喊话要中国“回到用衬衣换飞机的年代”。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像不像你家楼下小卖部老板跟你商量:“要不你还像十年前那样,每天来给我擦玻璃换棒棒糖?”接下来我们就来扒一扒全球化暗战背后的惊天棋局!
事情得从3月18日那场“美国活力峰会”说起,万斯当着硅谷大佬们的面,把憋了二十年的心里话全倒出来了:“我们当年搞全球化,就是想让富国吃牛排,穷国啃骨头!”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中国你们老老实实做衬衫玩具,高端产业留给美国欧洲多好。
为了证明这个理儿,他还搬出苹果手机当例子:“加州设计的iPhone,凭啥深圳能造出来?现在倒好,你们连芯片都要自己搞!”说着说着激动得连“廉价劳动力是毒品”这种虎狼之词都蹦出来了,吓得台下CEO们直擦冷汗。
可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咱把时间轴往回拨二十年——2001年中国刚入世贸那会儿,全球73%的玩具、65%的服装确实都是“中国制造”,那时候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买卖,咱认!
但问题是,深圳富士康的工人在组装第1亿部iPhone时,华为的5G基站已经在实验室里跑通了,等到了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出口量中国是美国三倍,宁德时代电池占着37%的市场份额,这哪还是“只会做衬衫”的架势?
万斯这话,活脱脱像看见自家孩子考上清华的家长,非说人家作弊似的。
其实美国精英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早就说过:“当华强北的创客用开源代码造出机械臂,技术封锁就成了竹篮打水。”
这话可不是瞎掰——中国现在搞的“开源创新共同体”,32国开发者在线协作,连麻省理工的教授都偷偷注册小号来围观。
更绝的是我们的“海鸥模式”,核心团队在国内坐镇,瑞士、新加坡设平行实验室,既防着技术被偷家,又能集齐全球智慧,这么一来二去,美国那套“设计归西方,制造归东方”的算盘,可不就砸自己脚面子上了?
要说万斯们急眼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搞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了527亿美元,结果中芯国际的7纳米芯片照量产不误;搞稀土封锁吧,自家F-35战机的永磁电机还得从中国进口材料。
最打脸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享受着中国给的税收优惠,造着全球最便宜的电车,回头还要骂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这就好比有人天天在你家蹭饭,吃饱了还嫌你炒菜油烟大。
但咱不能光看热闹,得琢磨门道!万斯这次撕破脸,背后是美国两党难得达成的共识:绝不能让中国突破“中等技术陷阱”,他们怕的不是现在的华为小米,而是怕我们的工程师文化+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这套组合拳。
就像当年北斗系统被GPS逼出来似的,现在美国越封锁,中国在光刻机、工业软件这些硬骨头上突破得越猛,荷兰ASML总裁最近都哀叹:“中国人用三年走完了我们二十年的路”。
这场博弈里还有个关键角色常被忽视——全球南方国家!印尼的雅万高铁、泰国的电动车产业链、巴西的盾构机,这些项目看着傻大黑粗,可都是实打实的“技术扶贫”。
金砖银行67%的贷款用来买中国设备,这哪是简单的基建输出?分明是在帮发展中国家跳过“衬衫换飞机”的坑,直接攀科技树,难怪巴西总统卢拉要说:“当南方国家用中国盾构机挖隧道,殖民时代的经济鸿沟就该填平了”。
不过咱也得清醒,全球化这盘棋还没下完。美国现在搞的“创新保护主义”确实狠招频出:AI领域砸千亿搞“星际之门”计划,半导体拉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建厂,生物科技直接立法禁止数据出境。
但有意思的是,中国这边反倒把自动驾驶、量子计算这些前沿技术的专利全部开源,摆明了就是要“掀桌子”——既然你不想按规矩玩,咱就重写游戏规则。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想问:那咱普通老百姓能得着什么实惠?看完两组数据就明白了——十年前寄个国际快递要等半个月,现在深圳到洛杉矶的跨境电商三天必达;五年前进口抗癌药价比黄金,如今国产PD-1抑制剂价格打下一半。
这背后都是产业链升级带来的福利,就像当年用衬衣换飞机的老张师傅,他儿子现在可能是大疆的飞控工程师,女儿说不定正在宁德时代的实验室搞固态电池。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万斯有句话倒是没说错:“全球化确实失败了”——只不过失败的是他们那套“富人永远吃肉,穷人永远喝汤”的旧秩序。
看看深圳大疆的无人机在乌克兰农田播种子,再看看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用AI预测疫情,这才是新世纪该有的全球化图景。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的:“当硅谷码农和深圳极客开始平起平坐,旧世界的经济金字塔就该塌了”。
所以下次再听见有人说“中国应该回去做衬衫”,您就笑笑回他:对不住,我们现在既做得了高定西装,也造得出航天火箭,要不您试试用波音飞机换换我们的量子计算机?
来源:圈聊点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