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网消息春分过后,正是南方集中育秧的关键时期,在江西赣州瑞金市、赣县区等地,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正在加速推进,立体循环式育秧工厂让秧苗住上“电梯房”,全方位接收阳光雨露,科技力量加持让传统育秧实现节本增效。
央视网消息 春分过后,正是南方集中育秧的关键时期,在江西赣州瑞金市、赣县区等地,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正在加速推进,立体循环式育秧工厂让秧苗住上“电梯房”,全方位接收阳光雨露,科技力量加持让传统育秧实现节本增效。
在瑞金市多个乡镇,一块块田块开始陆续放水润田,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犹如大自然的调色板。不远处的工厂化育秧中心里,自动化流水线不停生产,一个个育秧盘整齐排列,经过铺土、播种、覆土、浇水等工序后,经过传送带送入育秧大棚内。与传统室外的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工厂育秧不仅效率高,而且出苗整齐、成活率高。
“我们育秧工厂采取的机械化育秧,能节省不少劳力,比如说我们用了十个工人一天能育出来6000多盘,平均下来一个人能合600盘,比传统的一个人育秧快五六倍以上。”瑞金市某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聘农技师白庆宝告诉记者。
今年春耕,当地派出服务队提供春耕生产指导服务,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组织人员割杂草、清沟渠,保障春耕春灌顺利进行。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赣县区的这家大型智能化育秧工厂,立体循环式运动育秧设备高效运转。随着齿轮缓缓转动,秧苗坐着14层“电梯”上下循环,轮番“享受”着阳光和水雾,一盘盘秧苗长势喜人。
“我们这个设备,是充分利用了纵向空间,让秧苗循环接受水肥、光照和温度。单位面积育秧量提高了4倍,还大大减少了用地和人工成本。12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个育秧周期,比传统育秧大棚减少约7天,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品质。”赣县区智能化育秧工厂负责人罗伟表示。
据了解,这座智能化育秧工厂还能精确控制温度和营养供给,保证秧苗光热均匀、湿度适宜、光照充足,解决传统育秧受天气影响大、育秧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工厂内的10台立体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全速生产,保障周边5万亩水稻秧苗供应。(总台记者 谢元森 颜蔚然)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