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广西兜兰新品种‘西之王子’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4 17:44 3

摘要:近日,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兰花遗传育种团队历经11年精心选育的兜兰新品种‘西之王子’,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是我国首个获得授权的兜兰新品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市场品种结构,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花木园林快讯 记者柏斌报道 近日,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兰花遗传育种团队历经11年精心选育的兜兰新品种‘西之王子’,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是我国首个获得授权的兜兰新品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市场品种结构,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兜兰新品种‘西之王子’

在该所的兰花大棚里,上百个兜兰品种在齐腰高的栽培架上竞相绽放、各展娇姿。奇特的花型、不同的花色,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画面。其中,正值花期的‘西之王子’格外引人注目,其黄绿色的花瓣清新雅致、色泽纯净,宛如从春日的优美画卷中优雅走来。“这个品种从我第一次看到它萌芽至今,已过去11年了。”李秀玲正高级农艺师说。

2014年初,李秀玲通过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原生种同色兜兰与从中国台湾地区引进的绿肉饼兜兰系列品种‘可可奥利弗’进行人工授粉,成功收获了第一个蒴果。此后,经过无菌播种、组培快繁等漫长而精心的培育过程,凝聚着李秀玲十一年汗水和心血的‘西之王子’,终于盛放出绚丽的花朵。

十一年来,李秀玲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对‘西之王子’关怀备至。因此用了如指掌来形容她对‘西之王子’的性状特性的了解,丝毫不为过。她说:‘西之王子’不仅株型小巧玲珑、花型奇特、花色纯正淡雅,而且克服了母本同色兜兰花葶短的缺陷。更为可贵的是易种植、易开花,单花观赏期从元旦始花,可超过六十天,是目前观赏价值较高的兜兰新品种,堪称春节期间家中摆放的中小型纯色兜兰盆花佳品。

兜兰新品种‘西之王子’

正是凭借这些独特的优势,‘西之王子’自2019年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完成国际登录以来,先后斩获“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省(区市)室内展品竞赛金奖”“2022年第一届南方花卉苗木交易会暨第三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金奖”“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类(盆栽植物)优秀奖”等奖项,同时在202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

素有“植物熊猫”美誉的兜兰,因花朵唇瓣形似口袋,又形似拖鞋而又名拖鞋兰。兜兰是兰科家族中古老且形状奇特的类群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花形和绚丽的花色,还蕴含着高洁、典雅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著名的观赏兰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兜兰新品种‘蝶恋花’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兜兰有109 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至喜马拉雅山低地至中国西南部。我国是兜兰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 34 种,而广西作为我国野生兜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拥有包括我国特有种白花兜兰在内的 17 种。

然而,野生兜兰因大规模过度采挖、非法走私出境以及生境严重破坏等原因,导致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不断萎缩,众多珍贵种类濒临灭绝。因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所有兜兰属植物列入附录I,我国也将其全部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严禁野生资源交易。

在李秀玲看来,人工杂交培育观赏价值高和商品性好的兜兰新品种,不仅丰富市场品种结构,满足消费者追求新优特品种的需求,更重要的对野生资源而言是最有效的保护。为此,李秀玲及其团队在 2013年至2016年期间,深入多个自然保护区、林场和野外山林,对带叶兜兰、硬叶兜兰、麻栗坡兜兰等22种野生兜兰的生长环境进行深入调研,最终在广西南宁成功建立了拟原生境迁地保存832份兜兰种质资源的野生兜兰种质资源圃。在此基础上,围绕种质鉴评、新品种培育、高效繁育技术和野生资源保育等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兜兰新品种‘浣溪沙’

目前,该团队已育成一批兜兰新品种,其中除‘浣溪沙’、‘蝶恋花’、‘紫月’等7个不同花色的兜兰新品种已向国家林草局提交新品种权申请外,还有 20 多个新品种权即将提交申请。同时,创新建立的兜兰高效繁育技术体系,突破了繁育难度大、周期长、系数低的产业瓶颈,有力推动了兜兰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据李秀玲介绍,兜兰新品种选育周期较长,约需7至9年,有的种类甚至会更长。而通过实施兜兰高效繁育技术,不仅使兜兰新品种的选育周期缩短了1—2年,有的品种甚至高达三年,而且种苗的生长速度也提升了一倍以上。此外,兜兰培育的最大困难在于无性克隆繁殖技术不成熟,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从而导致数量稀少、价格高昂。“繁育周期缩短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如果兜兰的无性克隆技术能像蝴蝶兰一样成熟并应用到生产中,其价格至少可降低50%。”李秀玲说。

兜兰新品种‘紫月’

据了解,尽管我国的兜兰野生资源丰富,近年来产业化规模也不断扩大,但与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泰国相比,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因此,当前兜兰市场上的主要商品种较为有限。值得欣慰的是,李秀玲团队目前已与企业达成合作,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福建、北京等地,通过实施兜兰无性克隆繁殖技术推广种植,努力实现兜兰的大规模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李秀玲强调,选育观赏价值高的品种、创新繁育技术、缩短生长周期、掌握花期调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是促进兜兰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兜兰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也能为野生兜兰资源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来源:中国花木园林快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