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超与糖画的缘分,深植于家族的艺术土壤。“我们家从我爷爷开始就是做糖画的,我爷爷不在(去世)以后我大伯接着做,我的技术就是跟我大伯学的。”黄超介绍,跟大伯学了四、五年后,逐渐掌握了糖画的精髓,开始独立创作,开启属于自己的糖画之旅,至今已近十年。
【“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主题实践活动】
在漾濞县二月十九街一隅
一位身着酒红色古装的年轻糖画手艺人
宛如从旧时光中走来
格外惹眼
他叫黄超,今年33岁
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人
同时也是县级糖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黄超与糖画的缘分,深植于家族的艺术土壤。“我们家从我爷爷开始就是做糖画的,我爷爷不在(去世)以后我大伯接着做,我的技术就是跟我大伯学的。”黄超介绍,跟大伯学了四、五年后,逐渐掌握了糖画的精髓,开始独立创作,开启属于自己的糖画之旅,至今已近十年。
在这十年间,黄超独自走过大江南北,只要哪里有集会,他就辗转到哪里,每到一处,他都会给当地群众带去造型生动的糖画,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
在暮色的笼罩下,黄超的糖画摊再度被小孩们围满。只见黄超手持勺子,运腕如行云流水,滚烫的糖液自勺间倾洒而下,在铝板上丝丝缕缕地晕开,转瞬勾勒出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围观的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一举一动。
“作糖画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图,第二步就是手能控糖,然后才能把心中的图展现出来。” 黄超介绍,作糖画的最高境界不是说画得有多像,而是作品呈现出来能让人感觉到舒服,有形,有神。
心中有图
手能控糖
自古以来,糖画的题材丰富多元,传统的12生肖、花鸟虫鱼是常见的主角,戏曲人物也曾是糖画中的常客。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戏曲人物逐渐被流行的卡通形象取代。像哪吒、哆啦A梦,都成了黄超糖画创作的新灵感。这些充满现代气息的形象,为古老的糖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过去,糖画主要以售卖为主,而现在,黄超等手艺人将糖画带入了更广的市场,糖画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比如一些酒店开业、楼盘开销、生日宴会、婚礼等,都会邀请他去暖场,为宴会增添氛围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入。
谈及未来,黄超表示,会继续让糖画在自己手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让更多的人了解糖画这门非遗技艺,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期供稿:杨佳燕
本期编辑:李 蓉
责任编辑:刘慧玲
审 核:吉正红
终 审:江静龙
新浪微博:@掌心漾濞
头条号:漾濞县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邮箱:ybb7525776@163.com
漾濞县“作风革命 效能建设”邮箱:ybb7525776@163.com
如果大家对漾濞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有好的意见建议,或者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劳动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安全等方面有所诉求,可以在每天推送新闻的留言区进行留言,或者通过拨打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反映,我们将如实向相关部门反映,尽全力帮助解决。(所反映问题务必实事求是。)
来源:漾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