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宁区居住和就读的大班管智勋同学,是我的忘年交。他和哥哥管裕淇、爸爸管敏华和爷爷管敏晖,都是乌南幼儿园的好朋友和天平德育圈的优秀志愿者。寒假里,同时还作为“文明徐汇”红韵小记者团成员的管智勋在老家常熟寻找古井并获得成功的事迹,得到了《新民周刊》城与事栏目的热
在长宁区居住和就读的大班管智勋同学,是我的忘年交。他和哥哥管裕淇、爸爸管敏华和爷爷管敏晖,都是乌南幼儿园的好朋友和天平德育圈的优秀志愿者。寒假里,同时还作为“文明徐汇”红韵小记者团成员的管智勋在老家常熟寻找古井并获得成功的事迹,得到了《新民周刊》城与事栏目的热情报道。报道者就是乌南课外辅导员、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导师要英博士。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也是乌南课外辅导员,我和他曾经多次就品读《新民周刊》主题报道进行过技术层面上的探讨。这回,他很支持我课题讨论呢!
课外辅导员王泠一博士和管智勋交流《新民周刊》主题报道。
我给孩子们熟悉的课外辅导员、上海社科院王泠一博士的任务是邀请管智勋来主讲,因为一度担心管小记者会有可能拒绝,毕竟这不像上回那样游园相对轻松。不知道王博士用了啥妙计让管小记者很痛快地答应了,并在他妈妈陈婷的陪同下进行了认真备课和图片准备。
于是,就在3月21日即春分后的翌日下午,小记者管同学来到乌南幼儿园为我执教的小二班弟弟妹妹们分享他的常熟老家"寻井故事",即这是他第二次来乌南和我见面,又比上次成熟自信不少。他的故事就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当管小记者展示方塔园古井照片时,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我见过!我奶奶家也有!”“我去湖州的时候也见到过,这个原来叫井!"孩子们基于自身真实生活经验的回应,也引发我的反思。
作者和小记者管智勋交流寻井记。
我原以为这波不足五岁的孩子会对井一无所知,习惯性框定了儿童的学习起点。但孩子们对井的具象认知,恰恰印证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经验建构"的生动图景——他们早已在生活中完成了对"井"的具身认知。而当管小记者具体讲述井的干涸、被风雨石化的岁月痕迹时,孩子们也立刻联想到这口井一定是经历了许多许多年才变成现在这样。这种经验迁移能力,恰恰就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契机。而在问答环节,更是展现出儿童惊人的思维张力。如面对洪一一“为什么现在不用井了"的提问,管小记者认真比较:“因为古时候的人要用井水洗衣服,井水要自己打,而现在科技发达了,有洗衣机来帮忙。"这种朴素的对比,折射出儿童对技术演进最本真的思考。可以说:管小记者用“寻井记”激发弟弟妹妹探索井的无限热情。
上海闵行区古藤园保存的宋代古井。
这场关于井的乌南对话,颠覆了我对低龄儿童学习能力的预设认知。它启示我们: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唤醒儿童已有经验的生命对话,每个孩子都将成为自带光芒的学习者。非常感谢管小记者带来这么生动的一课,我也向他爸爸、妈妈和爷爷等表示了感谢。
在和陈婷的交流中,她告诉我:这是一场温暖午后、关于乡音的特别演讲。她记录得非常详细、生动,即“在一个洒满金色阳光的温暖午后,我带着管小二踏入了乌南幼儿园的大门。我们来得稍早了些,小朋友们还在教室里忙着穿衣服。于是,我和小宝便在办公室里稍作休息,等待着接下来有趣的活动。不一会儿,小二班的小朋友们吃完了点心,丹丹老师领着小宝走进了教室。小宝即将在这里进行一场关于古井的演讲。起初,小宝还有些紧张,小耳朵开始泛红了,但眼神中透着坚定。站在小朋友们面前,小宝深吸一口气,开始讲道:‘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口特别的古井,它是在常熟方塔园博物馆内被发现的。这口古井已经很老很老啦,它之所以损坏,是因为长年的雨水冲刷,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古井的旁边,有一块水泥板,以前村民们会在那里洗刷衣服呢……’而小朋友们都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听着。介绍完古井后,就到了提问环节。洪一一小朋友反应最快,第一个高高举起了手,问道:‘古井为什么会损坏得这么严重呀’小宝一听,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就从容地回答:‘因为雨水长年累月地冲刷,再加上人为的破坏,还有战争时期的炮火,这些都导致了古井变得残破’。看着小宝在台上自信不怯懦的演讲,小二班的小朋友们听得格外认真,我也感到非常欣慰。演讲结束后,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时刻。洪一一小朋友代表大家,郑重地给小宝颁发了天平德育圈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小宝也大方地将自己最喜欢的奥特曼卡片送给了洪一一,作为回礼。那一刻,两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之后,丹丹老师提议带我们去参观天台上的小农场。在春天的怀抱中,小农场里一片生机勃勃,各种蔬菜和水果茁壮成长。小宝一看到西兰花,眼睛就亮了起来,看得出来他对西兰花情有独钟。农场小主人洪一一特别热情,亲手摘下一颗西兰花送给小宝,让他带回家品尝。这次在乌南幼儿园的演讲,对小宝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他变得更加自信了,而且对演讲介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由衷地感谢王博士、园长妈妈龚敏老师和乌南幼儿园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让小宝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成长,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作者介绍管智勋所获的天平德育圈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
左起:作者、于漪果园园长洪一一同学、管智勋和妈妈陈婷合影留念。
洪一一陪同管智勋参观于漪果园。
洪一一代表乌南幼儿园向管智勋赠送一颗西兰花。
而我在演讲后收集了几位学子代表感言:
周宝:“下次我再去湖州的时候,也要和小管哥哥一样,和井拍张照片。”
Bobo:“井的故事太有意思了,小管哥哥说的真好,我也想去找找家里附近有没有井呢?”
四月:“哥哥说现在的人不需要井了,所以井水都干了。但是我还是很想去看看井,摸摸井水。”
依依:“井的故事太有意思了,原来古代人要靠井水才能洗衣服,我们现在方便多了。”
而管小记者当天晚上自己的感想则是:“我是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大四班的管智勋。今天对我来说,是超级特别的一天!我收到了王博士和乌南幼儿园的邀请,要去给小二班的弟弟妹妹们讲古井的故事。再次踏入乌南幼儿园,我当然非常开心,不过一想到马上要给小朋友们分享有趣的故事,我的心里又紧张又期待。来到小二班的教室里,我开始有点紧张,不过在丹丹老师鼓励下慢慢放松下来了,我很勇敢的讲述着古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作用。这次经历让我对演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自己特别享受站在大家面前分享故事的感觉。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了,等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给小班的小朋友们讲更多更有趣的故事,把快乐和知识传递给他们!”我对他表示:“讲的真是好~弟弟妹妹听的津津有味!欢迎再来乌南,再来小二班~中二班~大二班……”真诚希望我和管小记者产生更多佳话!
园长妈妈龚敏在于漪果园接待来自贵州的结对幼儿园园长刘琍。
编辑:师好好
来源:文明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