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掉“辟邪剑谱”能不能防“内卷”?这事儿得分从哪个角度来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13 07:57 2

摘要:大概连金庸自己都不曾想到,在他封笔离世多年之后,他几十年前写的作品里,居然有描述“内卷”最通俗易懂的东西。

大概连金庸自己都不曾想到,在他封笔离世多年之后,他几十年前写的作品里,居然有描述“内卷”最通俗易懂的东西。

多年前有网友这么解释内卷:假如林平之拿到“辟邪剑谱”之后自己不练,而是大量印刷后散播到江湖之中。这时江湖中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要练“辟邪剑谱”就得割鸡;不练仇人割鸡练了自己就得死!更绝的是当大家都割鸡练《辟邪剑谱》之后,武功水平又到了同样的水平线,鸡鸡又等于白割。

不割就无法在江湖容身,割了却也改善不了生活。

这,就是所谓的“内卷”了。

了解完这个背景,我们不妨大胆一点,再往深了假设一层:假如各大门派为了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招弟子的时候强制要求必须接受为门派利益练“辟邪剑谱”。而且各大门派强迫门下弟子练“辟邪剑谱”,已经成了江湖公开的秘密的时候,又该怎么破局?

此时的江湖礼义廉耻已荡然无存,这倒还好,更重要的是割鸡成风,已经严重影响了江湖后续的发展力,再割下去以后江湖就没人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全江湖禁练“辟邪剑谱”。

这个建议可谓是简单粗暴的“一针见血”!

只要各大门派禁严格止门下弟子割鸡练“辟邪剑谱”,那么“辟邪剑谱”自然就会销声匿迹于江湖。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的想法是好想法。

可禁练“辟邪剑谱”,真可以让江湖恢复元气吗?

要想真正消灭“辟邪剑谱”,我们就得先明白这玩意儿它为啥会流行?

按江湖规矩,“辟邪剑谱”本来就是“禁术”,各大门派本就不该逼着弟子们去练的。

为啥最终各大门派都没能守住底线,纷纷明里暗里的强迫门下弟子们练?

说白了还是最初的那个问题:门派和个人一样,你不强迫门下弟子练,你的竞争对手强迫,那你的门派实力就会被超过,此消彼长你的门派可能会被人吞并的!

况且有一些门派,早期就是靠让门下弟子深度修炼“辟邪剑谱”;别人割鸡一次他们割两次三次,甚至断根挖洞式割下去发展起来的。

这些门派能够发展起来,靠的就是江湖规矩虽然禁止强迫门下弟子“辟邪剑谱”,但实际上几乎没人管过。

如果江湖真开始认真禁止“辟邪剑谱”,那么这类的门派肯定要倒掉一大波!

虽然凭心而论这些门派大多“倒不足惜”。

可是这些门派在江湖中占多大比重?它们倒下之后门下弟子该何去何从?这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毕竟“辟邪剑谱”之所以能够流行到成为公开的秘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江湖中人太多,门派招弟子可以无底线的挑剔苛刻。

“大侠”你不做有的是人做,进了门派农虽然不一定能成大侠,至少能全家吃饱不饿。

“大侠”多,门派少,大侠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烧火的头陀业余自学七十二绝技,藏经阁扫地的和尚都得一个打两个。

在这样的背景下之下,弟子服从门派利益“自愿”练个“辟邪剑谱”,也算是“合情合理”吧?

倘若“大侠”有余门派不足的基本情况不变,那么所谓禁练“辟邪剑谱”,恐怕依然会十分困难——毕竟严格来说,门派逼弟子们练“辟邪剑谱”,本来就是不合江湖规矩的事情,可这么多年大家不还都在练?

那是不是说,禁“辟邪剑谱”起不了作用呢?

这倒也不是,不过咱得换个角度来看。

前面说了,“辟邪剑谱”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大侠”太多,门派有超出实际需求的选择权。

如果本来数据就为数不多新一代的江湖中人,不再执着于当“大侠”,觉得当个店小二、路人甲,甚至砍柴种地度过一生,也比割鸡练“辟邪剑谱”强时,各大门派该怎么办?

当年的“大侠”们拼命往各大门派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得选。

他们的祖上几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祖传的经验告诉他们,庄稼地里扒拉不出来明天。

被穷苦压了几辈子的他们,为了摆脱黄土地,就算是割鸡练“辟邪剑谱”也在所不惜。

有人把这个称之为“人口红利”。

现在的“小侠”们完全不同。

他们的父辈把鸡鸡一割再割,即使没有离开黄土地,也为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至少让他们短时间内不必再为基本生活忧虑。

而且随着江湖的发展,很多“小侠”发现,只要自己的野心没那么大,即使不加入门派,当一个“独行侠”似乎也能维持生活。

反而是加入了门派练了“辟邪剑谱”,把鸡儿一割再割,成不了顶级“大侠”生活状态也不会好很多。

看透这一点的“小侠”们,自然对加入门派再难提起兴趣了。

所以说禁练“辟邪剑谱”,至少不仅仅是为了“大侠”“小侠”的利益,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保全大大小小的门派。

这也是江湖传言,撕裂到肉眼可见的主要原因。

你看!

一方面是各类傀儡术突然爆发:二十年修炼不及它一朝顿悟的脑傀;天生金刚不坏,不知疲累的金刚傀儡……

无数人鼓噪着,它们将取代“大侠”“小侠”们,成为各大门派的主力。

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门派嚷嚷着弟子不够,很多行会弟子平均年龄高,“小侠”们不愿意入坑,肉眼可见的后继无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江湖风浪向来高。

不管江湖怎么传言,“小侠”们吃不了割鸡练剑的苦,“老侠”们再割也割不出多少油水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而且“割鸡自强”用来忽悠“大侠”们还好说,在“洋骑士”们看来,多少就有点“腥臊不堪”的意思了。

虽然“洋骑士”管不了“侠客”的江湖,但人家可以拿“你们太腥臭了”为由,不跟你玩啊!

所以综合起来看,不管禁还是不禁,“辟邪剑谱”这个江湖真练不下去了,这才是实情。

以后的江湖会怎样?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

“辟邪剑谱”在江湖上的热度越来越低,肯定是大势所趋。

客观的来看,“辟邪剑谱”的盛行确实为江湖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那些一割再割几乎剜出洞来的“大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或许他们满身腥臊,或许他们怯懦卑微敢怒不敢言。

但也正是这样的他们,推动了江湖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

然而悲哀的是,“辟邪剑谱”的消亡,最受伤的可能也是他们。

几十年来的一割再割,不但让他们习以为常,更让他们很多人除了靠“割鸡练剑”挣扎求存之外,再没有别的一技之长……

江湖的每次进步,必然伴随着一些人粉身碎骨的脆响。

时代的车轮,也总是碾压在本就孤苦无依者的身上。

最后套用一句鲁迅先生的名言:没有割鸡练剑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来源:煮鹤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