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十一开业至今,鄂州吴都乔街已累计共接待游客310万人次,总营业额达4000万元。不到半年时间,鄂州吴都乔街以黑马之姿,一跃成为湖北文旅现象级顶流。3月24日,记者走访了鄂州吴都乔街。
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
通讯员 何伟
去年十一开业至今,鄂州吴都乔街已累计共接待游客310万人次,总营业额达4000万元。不到半年时间,鄂州吴都乔街以黑马之姿,一跃成为湖北文旅现象级顶流。3月24日,记者走访了鄂州吴都乔街。
青砖黛瓦间,身着汉服的游客与“周瑜”“小乔”擦肩而过;民国街头,《天涯歌女》的旋律与电音狂欢交织;美食飘香处,市井烟火与三国豪情碰撞出奇妙火花。
一条街,何以让百万游客“穿越”至此?
浪漫三国,美人英雄的“情感引力”
不同于襄阳古隆中的智谋传奇,也不同于荆州古城的忠义史诗,乔街另辟蹊径,以“乱世烽烟中的浪漫市井”为核,将三国IP化作一场穿越时空的绮梦。
漫步乔街,“周乔”二字高悬漫楼,红绸灯笼映照着“武纳大乔人,文动小乔心”的主题标语。这里以“江东二乔”为情感纽带,通过《小乔初嫁了》《夜来香之约》等实景剧,让历史人物化身“NPC”与游客互动。游客或可换上汉服与“周瑜”对弈,或在民国街头偶遇“貂蝉”快闪,沉浸式体验英雄美人的爱恨纠葛。
从汉唐戏台到明清茶肆,从民国歌舞厅到现代电音广场,乔街以“一街一故事,一铺一场景”的布局,还原三国市井百态。
方言墙上的鄂州俚语“胯子”、手工豆腐坊的豆香、黄包车夫的吆喝声……细节之处皆是文化共情。正如游客吕先生感叹:“这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市井的鲜活气,仿佛时空折叠的奇幻剧场。”
流量密码,打造“可传播的风景”
乔街深谙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逻辑,用“高颜值场景+强互动体验”织就一张社交裂变网。
18个网红打卡点引爆社交圈。朱门绣户的漫楼、流光溢彩的民国街、桃花树下的黄包车……18个精心设计的拍照点,让游客随手一拍即成“大片”。专业摄影师驻场提供国风写真服务,战袍、旗袍、汉服租赁火爆,游客化身“剧中人”,自发成为乔街的“野生代言人”。
乔街夜来香剧院宣传图28场演出构建“永不落幕的秀场”。从晨间的《赤壁赋》吟诵到深夜的电音狂欢,全天候演艺无缝衔接。《变脸》《卧龙凤雏》等传统技艺与《民国乐坊》的怀旧金曲交织,游客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数据显示,超半数游客因短视频平台上的演出片段“种草”乔街,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二次传播”的闭环。
政企联动,缔造“鄂州速度”
乔街的爆火,离不开城市顶层设计与市场活力的共振。
作为湖北文林旅游继钟祥莫愁村后的又一力作,乔街总投资超10亿元,占地500亩,定位“武汉都市圈文旅封面”。项目从动工到开街仅16个月,政企协作攻克雨季施工难题,甚至创下“一日办结120张营业执照”的政务服务纪录,彰显鄂州打造文旅名片的决心。
乔街的火爆激活全域旅游:5公里外的南浦路步行街因客流激增延长交通管制;梁子岛单日登岛游客破万;华容区借势推出电音节,吸引30万游客……文旅经济迎来历史性突破。
从“钢铁之城”到“浪漫之都”,乔街的走红不仅是文旅项目的成功,更是鄂州文化基因的觉醒。当三国IP遇见市井烟火,当历史叙事碰撞年轻表达,这条街正以独特的“浪漫主义”笔触,书写着属于湖北的文旅新篇章。这个春天,不妨循着江风与古韵,来乔街赴一场穿越千年的约会——毕竟,谁能拒绝与“周瑜”“小乔”同框的浪漫呢?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