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地理环境多样,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结合历史种植基础、气候适应性及经济效益,推荐以下品种:
河南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地理环境多样,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结合历史种植基础、气候适应性及经济效益,推荐以下品种:
一、河南道地药材(核心品种)
四大怀药
怀地黄:主产焦作,根肥大、药用价值高,用于滋阴补肾。
怀山药:温县特产,药食两用,健脾胃、补肝肾。
怀牛膝:根入药,活血通经、强筋骨,主产武陟。
怀菊花:清热明目,武陟品质最佳。
二、广泛种植的常用药材
根茎类
丹参:适应中等肥力土壤,凉血化瘀,年需求量高。
柴胡:种子繁殖为主,疏肝解郁,豫西、豫北规模化种植。
桔梗:直播种植更优,宣肺利咽,周口、南阳等地常见。
花果类
金银花:封丘产量占全国70%,清热解毒。
山茱萸:西峡占全国产量50%,补益肝肾。
其他特色品种
茯苓:药用八珍之一,信阳、南阳多产。
禹白芷:禹州道地药材,祛风止痛。
三、区域特色品种
豫北(太行山区)
冬凌草
豫西(伏牛山区)
丹参、苍术、杜仲、天麻。
豫南(大别山区)
猫爪草、半夏、艾草、黄精。
黄泛平原区
白芍、板蓝根、白术、防风。
板蓝根
四、推荐种植品种(经济价值较高)
丹参:年需求量大,易管理,亩收益稳定。
金银花:耐旱、加工链成熟,出口潜力大。
连翘:抗疫药材,价格波动小,豫西适宜。
猫爪草:周口、驻马店等地特色,市场缺口明显。
种植建议:优先选择道地品种,结合土壤类型(如砂土适种白芷、淤土适种地黄)和市场需求布局。可参考《2025年河南省中药材春季管理指导意见》优化栽培技术。
来源:望天空云卷云又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