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几代人都不能喝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解酒功能差。只要喝点酒,脸上脖子绯红、浑身痒、后背起疙瘩。基本上酒宴等公共场合不沾酒,怕出洋相自己还难受,也扫了酒席一桌子人的兴。
一圈人围在床边,都在焦急地呼唤,推肩膀、拉手臂期待床上的人醒来。
这不是医院,不是病房,而是几年前的春节,发生在我家里的真人真事。
我家几代人都不能喝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解酒功能差。只要喝点酒,脸上脖子绯红、浑身痒、后背起疙瘩。基本上酒宴等公共场合不沾酒,怕出洋相自己还难受,也扫了酒席一桌子人的兴。两个舅舅就截然相反了,大舅酒量大、每天都要喝,还特别喜欢闹酒!只要酒席上有他,气氛一定差不了。遇到外甥去他家拜年,必须办酒席,必须喝到吐。
从父母亲结婚,到生养我们三兄弟,到我们长大成人父亲从不喝酒,随便别人怎么劝就是不喝!一直到大舅来家里拜年这次,就出事了。
大舅住县城里,工作忙、应酬多,平常都是表哥表姐代表他到处拜年。
那一次大舅来我家特别高兴,因为武汉的小舅、四姨,黄冈的小姨都一起来的,母亲的6兄弟姊妹除大姨已去世外,其他的都到齐了。
不善言辞的父母,靠种庄稼、做杂工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由于家境贫寒,平常没什么亲戚走动的。今天几个长辈开两台车,难得来我家,更是难得聚一块来访,我们仨兄弟很激动!
敬酒是从母亲表示了一下开始的,我们三兄弟又依次敬酒。酒席快结束时,大舅依然兴致不减,也就是家乡说的‘酒没喝到位’吧?他拉着父亲非要一起干一杯。
父亲百般推辞,大舅可是当领导的人能说会道,哪怕捂半边嘴也说得过父亲:
吃罢午饭,长辈们喝茶打牌,开开心心地说笑,谁也没觉察到不对劲!
父亲鼾声大作,任凭大家拉拽呼喊就是一动不动,可把大伙吓坏了!
小姨夫连忙开车去了镇上,请来医生诊断。血压、脉搏、手脚等表象检查,最后灌了父亲一点解酒药,才告诉我们并无大碍。。。等到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大家才感觉肚子饿。重新热菜开始吃饭,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送走了客人,母亲又担心父亲一晚上睡不着。
父亲是第二天凌晨五点多才醒的,后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居然都不记得!
最大的好处是,从此以后所有亲戚不再劝父亲喝酒了。
来源:余酒亦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