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喂喂喂?老刘啊?好久不见了,是我,老王啊!咱们当年在兵站一个宿舍,你还记得不?那会儿你睡上铺,我睡下铺..."
【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原创文章,拒绝搬运抄袭!】
"喂喂喂?老刘啊?好久不见了,是我,老王啊!咱们当年在兵站一个宿舍,你还记得不?那会儿你睡上铺,我睡下铺..."
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一个陌生号码,我盯着它看了几秒钟,手指不由自主地点了拉黑。这个自称是我上铺战友的电话,就这么被我无情地切断了。
退伍已经十五个年头了,我现在是一家建材公司的销售经理,每天忙着跑客户、处理订单,军旅生活的记忆早已被工作和家庭的琐事挤到了角落。记忆中那个睡在我上铺的老刘,那张总是笑嘻嘻的脸,也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那是2000年,我们在东北某部队服役。刚到部队那会儿,大家都不熟悉,各自收拾着从家里带来的行李。老刘是湖南人,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一口湖南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他个子不高,但特别机灵,什么事情都能想出歪点子来解决。
"老弟,我看你被子叠得不行啊!来,我教你个简单方法。"刚进新兵连没几天,老刘就主动教我叠"豆腐块",那是部队里对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说法。他的办法简单实用:把被子先折成长方形,再用绳子勒紧四角,最后用湿毛巾擦拭表面,等干了以后四角笔直,拍上去"啪啪"响。
连长检查内务时,专门表扬了我的床铺:"看看这被子,棱角分明,跟块豆腐似的!"我得意地看了眼老刘,他冲我挤眉弄眼,俩人差点笑出声来。
老刘不仅在内务整理上有一手,他还特别会"钻空子"。记得有一次大扫除,我们被分配到打扫操场。天寒地冻的,手都冻麻了,可扫把还在不停地挥舞着。老刘突然神神秘秘地把我拉到一边:"老弟,我发现食堂后面没人扫,咱们去那儿吧,完事儿还能顺便从炊事班要点热水喝。"
就这样,我们逃过了在刺骨寒风中的苦差事,还喝上了热腾腾的开水。这种小聪明让我又敬又佩。
但老刘也有让我火冒三丈的时候。有一次,我妈妈寄来一包家乡特产,有腊肉、咸鸭蛋和一些小零食。我打算等晚上和战友们一起分享。结果训练回来,发现老刘已经拆开了包裹,腊肉少了一大半,咸鸭蛋也开了几个。
"你干嘛呢?这是我家里寄来的!"我气得脸通红。
"哎呀,我忘了跟你说了。午饭太难吃,我实在饿得慌,就先尝了一点。"老刘笑嘻嘻地说,好像这事儿根本不算什么,"晚上我请你去小卖部,想吃啥都行!"
我气得三天没理他。第四天早操结束,回到宿舍发现我的枕头上放着一个纸包,里面是我最爱吃的辣条和糖果,还有一张纸条:"老弟别生气了,这是我从老家带的,特意给你留的。"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两年。老刘总是能在最艰难的时候给我一点温暖。记得有次我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老刘二话不说背我去了连队医务室,还用自己的津贴钱给我买了退烧药和营养品。那会儿我们每月就60块钱津贴,能买点肥皂、牙膏啥的就不错了,他却拿出一半给我买药。
"哥们,你欠我的,以后可得还啊!"他嬉皮笑脸地说。可我知道,他根本就没想过让我还。
退伍那天,大家都热热闹闹地交换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常联系。老刘搂着我的肩膀说:"等你安顿好了,我一定去看你!咱俩喝一场!"我答应着,但心里并没当真。
回到地方后,我先是在一家小企业干销售,骑着摩托车满城跑。后来慢慢有了起色,成了小组长,再后来当上了部门经理。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生活轨迹早已和军营岁月渐行渐远。
"爸爸,你怎么一直盯着手机发呆呀?"儿子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没什么,刚才有个电话,可能是诈骗的。"我随口回答。
"是不是你以前的战友啊?妈妈说你当兵时有个睡上铺的好朋友,你们都有十多年没联系了。"儿子天真地问。
我一愣,心里泛起一丝愧疚。是啊,那个曾经无话不谈、同甘共苦的战友,就这样被我拉黑了。现在的社会,电信诈骗太多,谁知道是不是骗子假装战友来套近乎?再说了,十多年没联系,突然冒出来,肯定是有事相求吧?
可是,想起那些在部队一起站岗值勤的日子,一起挨连长批评的情景,一起偷偷溜出营区到小卖部买零食的经历...这些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年冬天,东北的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我们站岗四个小时,冻得直哆嗦。老刘从哪弄来两个暖宝宝,偷偷塞给我一个:"别告诉别人啊,军人嘛,就得能吃苦,但也不能冻坏了。"那个小小的暖宝宝贴在腰间,暖融融的感觉一直蔓延到心里。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最终,我还是把那个号码从黑名单中移了出来。
第二天上午,鼓起勇气,我拨通了那个号码。
"喂,是老刘吗?"
"我靠!终于接电话了!老弟,咋了嘛,昨天电话一响就挂,可吓死我了!以为你出啥事了!"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湖南腔,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军营岁月。
"不好意思啊,我以为...以为是诈骗电话。"我有些尴尬地解释。
"诈骗?哈哈哈,我像骗子吗?你老刘哥可是正经人!"他爽朗的笑声一点没变。
"你...你现在在哪儿?"
"我昨天刚到你们城市出差,想着十多年没见了,得聚一聚啊!你小子现在混得咋样?还认不认老战友了?"
听他这么说,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原来他不是来借钱的,也不是来推销什么的,就是单纯地想见一面,叙叙旧。
"今天中午有空吗?我请你吃饭。"我说。
"好嘞!你小子总算有点良心!老规矩,你请客我喝酒,哈哈哈!"
挂了电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军营里的那些日子,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那份战友情谊却从未改变。想起老刘那张总是笑嘻嘻的脸,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中午在饭店见到老刘,他比记忆中胖了一圈,头发也稀疏了不少,但笑起来还是那个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整齐的牙齿。
"哎呀,老弟,你可以啊!都当经理了!比你老哥强多了!"一见面,老刘就开始拍我肩膀。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啊?"我问。
"我啊,在老家一家国企当保安队长,工资不高,但稳定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挺满足。"
我们点了一桌子菜,边吃边聊,从部队的趣事到现在的生活,从家庭变化到工作经历,十多年的时光仿佛一下子被填满了。
"还记得咱们那次紧急集合不?半夜三点,连长一嗓子,全连都从被窝里蹦出来。就你小子,穿了双不同颜色的袜子,哈哈哈!"老刘笑着回忆。
"那是因为你把我袜子偷偷换了!"我哭笑不得。
"还有那次,咱俩值班,你困得不行,我就让你睡一会儿,结果排长突然来检查,我愣是站了两个岗,连长问起来,我说你拉肚子去厕所了。"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排长没注意到呢!"我这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事情是老刘偷偷帮我扛下来的。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彻底打开了。那些曾经的青葱岁月,那些军营里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知道吗,老弟,"老刘突然正色道,"我这次来,其实也是有点事。"
我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还是有事相求啊。但转念一想,无论他要什么,只要我能帮的,一定尽力。毕竟,战友情谊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说吧,什么事?我能帮的一定帮。"我端起酒杯。
"是这样,我儿子今年高考,想报你们这边的大学。我想问问你,这边住宿条件咋样?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我和他妈挺担心的..."
原来是这样!我一下子轻松下来,连忙掏出手机:"这个简单!我认识那边几个老师,到时候你儿子过来,我安排人照顾他。你放心,就当是我自己孩子一样!"
老刘眼圈有点红了:"老弟,真是不好意思,这么多年不联系,一联系就麻烦你..."
"说这话就见外了!当年在部队,你帮我多少次?那次我高烧不退,是你背我去医务室的;那次严寒,是你给我暖宝宝的;就连站岗打盹儿,也是你替我扛的。这点小事算什么?"
老刘擦了擦眼角:"哎,人啊,年纪大了,就容易感动。来,咱俩再干一个!"
看着他举起的酒杯,我突然明白,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生活如何变化,军营里建立的那份战友情谊,永远都不会改变。那些在操场上挥洒的汗水,站岗时顶着的寒风,深夜里的促膝长谈,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对了,还记得咱们那首连歌不?"老刘突然问。
"当然记得!'南来的北往的,都是好兄弟...'"我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齐步走的正步走的,嘿!步伐整齐...'"老刘也跟着唱了起来。
周围的食客都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我们已经沉浸在回忆中,全然不顾。
酒足饭饱,我们约定下次他来,一定带上家人一起聚。临走时,老刘从包里拿出一个纸包:"这是我老家的辣椒酱,记得你以前特别爱吃。现在我老婆自己做,专门给你带的。"
看着这个朴素的包装,我鼻子一酸。这不就是当年他用纸包着辣条放在我枕头上的情景吗?
"谢谢,我一定会好好珍藏的。"我接过纸包,心里暖暖的。
送走老刘,我站在饭店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那句老话:"在部队的日子,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是啊,那段峥嵘岁月,那份战友情谊,无论人生如何变化,都会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回到家,我打开手机通讯录,开始一个个找回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拉黑,多么可笑的决定啊!这些年,我们各自奔波在生活的路上,但那份军旅情谊,却从未改变。
放下戒备,重拾真诚,或许这才是我们这些退伍老兵该有的相处方式吧。
来源:李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