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杭州“六小龙”被冠以“神秘东方力量”之名在全球科技圈掀起飓风,当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AIGC等硬核科技从西子湖畔走向世界竞技场,浙江——因杭州这座被互联网基因浸润的城市,正在孵化一场静默而汹涌的科技革命。省科协、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世
当杭州“六小龙”被冠以“神秘东方力量”之名在全球科技圈掀起飓风,当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AIGC等硬核科技从西子湖畔走向世界竞技场,浙江——因杭州这座被互联网基因浸润的城市,正在孵化一场静默而汹涌的科技革命。省科协、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世界浙商客户端联袂推出“科技新浪潮”大型系列报道,揭开新时代浙商军团破局全球科技博弈的密码。
今天推出“科技型企业家”第十八篇,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湖畔实验室主任张建锋:跨越技术与产业的变革者 。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技术领军人物,张建锋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集群式科研体系的构建者
2004年,初入阿里巴巴,张建锋满怀对技术的热忱与追求,开启了他的科技之旅。彼时的阿里巴巴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为张建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他迅速崭露头角,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逐步构建起阿里完整的科研体系。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互联网行业呈爆炸式增长,尤其以‘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为代表的突变型极高流量洪峰,给大规模互联网工程系统建设带来了世界级技术挑战。”2005年,张建锋便带领团队踏上了艰辛的技术攻坚之路。他们对电商业务核心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互联网架构升级改造,重构集中式业务系统,并逐步向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演进。在此过程中,团队遭遇系统稳定性、数据一致性、资源利用率等诸多难题。然而,张建锋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技术智慧,带领团队不断优化算法、改进架构,成功破解了这些难题。
基于前期的努力,他带领团队发明了“低开销富容器及其高速分发”“基于容器的应用智能混合部署”“非抢占式加速器任务重排”等一批关键技术。这些成果应用于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交通运输12306网站“春运抢票”、中央电视台春晚“全民跨年”等多个流量洪峰场景,在保证终端用户请求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将硬件资源利用率从10%提高到45%,解决了资源整合技术开销大、扩展慢、利用率低,以及无法满足突变峰值服务持续提供和低成本运营的问题。这项目更是荣获了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充分肯定了团队的努力。
“比如说,2018年,我们启动了阿里巴巴全站上云的大型工程,将内部集群中的上万应用、数十万服务器、数百万容器向阿里云上迁移,成为全球首家实现万亿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这一项目支撑了2019年“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金额2684亿,订单创建峰值54.4万笔/秒,单日数据处理量970PB,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而此前在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中,张建锋作为负责人,指导团队攻克了城市复杂环境感知与理解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了城市大规模视觉数据挖掘和利用中的难题,为杭州、衢州等几十个城市大脑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获得了2018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他还带领团队研发了IPv6大规模多维度用户访问质量监控和精细化调度系统等,推动了淘宝、优酷、支付宝、高德等阿里巴巴核心应用大规模使用IPv6技术,加快了我国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进程。
随着经验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张建锋开始承担更多领导职责。他带领团队攻克着众多技术难题,开展集群式创新,建成阿里巴巴集团完整科研体系,推动阿里巴巴集团技术研究和工程开发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逐渐成长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杰出技术领导者,为后续提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战略和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产业的引领者
在持续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张建锋深刻认识到,要在互联网行业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技能,还需具备广阔的行业视野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当时作为阿里云总裁的他,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云智能”发展战略,推动云计算从单一形态IaaS基础设施向数字智能化演进。
其后,张建锋主导建成了“一平台(飞天平台)、四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oT中台、协同中台)”云智能产品体系,在核心技术水平上已实现了全球领先,下一步的目标是保持住技术代差优势。
他首创软硬融合的虚拟化技术架构和神龙服务器,解决了长期困扰云计算行业的虚拟化性能损失问题,在相同成本下,综合性能是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同类产品的3倍;研发超高性能云盘,单盘实现100万IOPS、百微秒延时,是业界最高性能的企业级块存储产品;自主研发的云原生数据库,性能峰值处理能力每秒8400万次,是业界普遍使用的开源数据库MySQL的6倍,继飞天云操作系统之后,是中国在核心软件领域可以与国际一流厂商实现同台竞争的又一重大突破,连续两年作为国内唯一数据库进入Gartner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
此外,研发的云安全产品,保护了全中国40%的网站,防御了国内50%以上的大流量DDoS攻击,每天成功抵挡50亿次攻击,并已成功护航建国70周年、全国两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G20杭州峰会等十余次国家级重大活动;
通过调配和牵引阿里云智能产品和商业能力,张建锋重点打造了一批数字政府、新零售、新金融等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及交付能力:承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系统建设,助力政府提升服务效能;联合钉钉打造“浙政钉”,成为全国最大移动政务平台,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在新零售、新金融等行业,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出数智化转型五步曲,构建四类纵深解决方案,有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阿里云在张建锋的带领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也促进了数百万家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行者
2016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技术,掀起全球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热潮。为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2017年,张建锋即提出并亲自创办了阿里巴巴达摩院,开启了阿里巴巴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深度探索之旅。
他深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全力从全球各地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组建世界级科研团队,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还组建了2支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开创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大规模进军基础科研的先例。
达摩院在基础科研领域成果丰硕。制定“从业务场景需求出发、聚焦核心技术突破”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线,构建完善的涵盖语音、视觉、NLP、决策等的人工智能算法体系和“芯片-计算资源-软件框架-平台工具-解决方案”完整技术栈,使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基础科研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超1000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在语音识别LibriSpeech、对话系统DSTC7、机器翻译WMT、机器阅读理解SQuAD、视觉算法KITTI、影像分析DeepGlobe等国际竞赛中获得冠军超60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彰显了强大的科研实力。
同时,张建锋也在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出“技术研究-产品组合-解决方案-市场应用”的全链条转化机制,成功孵化了包括小蛮驴、玄铁、通义、MindOpt、Ali266、寻光在内的多个知名技术品牌,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了技术和应用双轮驱动的正向循环,带领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
2023年8月,达摩院发布了首批公开实施专利清单,向社会免费开放100件AI专利许可,在图像技术、视频技术、3D视觉等诸多AI技术领域,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策略,推动行业技术共享与发展,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科技+产业”创新的实践者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探索“科技+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近几年的国家命题。2020年7月,阿里巴巴达摩院承担建设浙江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湖畔实验室(数据科学与应用浙江省实验室),张建锋挑起了“实验室主任”这一重担。
2022年,中国新发的癌症病例达到482万,死亡病例257.42万例,是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深,恶性肿瘤、慢病、退行性等疾病的发病率在指数级上升,如果仍做不好预防,治疗费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是“无法承担的水平”。
早发现、早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抗击癌症基本路径,但难就难在早筛查。张建锋带领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最具挑战的“癌症之王”胰腺癌为目标,基于平扫CT+AI技术路径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
该成果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首次证实了在平扫CT上使用AI进行胰腺癌筛查的可行性,并达到了之前认为很达到的高性能。过去对肿瘤的检测和诊断,主要使用增强CT,需要给病人注射或口服造影剂,并不适合大规模筛查使用。相较而言,平扫CT普遍被百姓所接受,在体检和门诊等场景中更为常见,不增加额外费用、检查、辐射等。
经研究团队测算,一位患者如想筛查七大主流癌症,胃肠镜、CT、超声等传统检查成本累计至少3000元,而基于一次平扫CT检查进行AI多癌筛查,全流程成本仅约200元。这是普通人完全能够负担得起的费用水平,如果是在计划内的日常体检或门诊检查中增加AI筛查,成本更可忽略不计。有望通过医疗影像AI实现“8+5”的一扫多筛,即用一次平扫CT检查能够解决13种致命癌症与慢性病的智能筛查、辅助诊断与定量分析。
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胰腺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七种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上取得阶段性进展。在浙江丽水,湖畔实验室的AI多癌筛查技术以科研公益的方式在两家医院落地应用,5个月时间内筛查超过7万人次,其中发现的158例癌症病变(包括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已被临床证实,充分验证了这项技术在县域医疗环境中部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未来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从当前科技发展态势来看,张建锋坚信,数据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会更加重要。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企业将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将成为关键技术的挑战。凭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张建锋也积极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共享。希望通过开源项目、技术论坛等形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科技在产业升级中必将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数字化已不仅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手段,更是塑造未来竞争力的必备能力,也是这个时代的‘硬核要求’。”张建锋最后强调,“未来最大的机会来自于一个复杂系统的智能化。”
记者手记
在阿里巴巴的技术征程中,张建锋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引领者。他初入阿里便投身大规模互联网工程系统建设,带领团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构建起完整科研体系,为阿里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提出的“云智能”战略推动云计算向智能化演进,在阿里云的诸多创新成果中,如神龙服务器、超高性能云盘等,彰显了他卓越的技术前瞻性和创新能力。后来创办达摩院,大力引进人才,布局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使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张建锋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之间架起桥梁,以敏锐洞察力和卓越领导力,推动阿里巴巴在数字经济时代不断前行,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引领科技创新潮流,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