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寻根记:在八千年前的村落遇见华夏初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09:54 3

摘要:站在赤峰市敖汉旗的莽莽山岗上,四月风掠过星星点点的野杏花。脚下这片布满陶片碎屑的土地,曾见证先民们磨制出中国最早的玉器。八千年前的房址轮廓清晰可辨,灶坑里仿佛还飘着黍米的香气——这里是被考古学家称作"中华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

站在赤峰市敖汉旗的莽莽山岗上,四月风掠过星星点点的野杏花。脚下这片布满陶片碎屑的土地,曾见证先民们磨制出中国最早的玉器。八千年前的房址轮廓清晰可辨,灶坑里仿佛还飘着黍米的香气——这里是被考古学家称作"中华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

遗址陈列馆的玻璃柜里,几粒碳化的黍粒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形态。八千年前某个秋日,我们的祖先将第一把驯化成功的黍子撒向这片土地,从此开启了北中国旱作农业的序幕。站在复原的环壕聚落前,能清晰看见半地穴式房屋的排列密码:中心大屋如母体般被众星拱月,西南角的制玉作坊里,先民们用兽皮蘸着解玉砂,将璞石琢磨成中国最早的玉珏。

往北驱车二百里,翁牛特旗博物馆的灯光下,一尊蜷曲的碧玉龙正吞吐着五千年的时光。1971年夏日,三星塔拉村的张凤祥在修梯田时,偶然翻出的这件C形玉龙,改写了中华龙图腾的起源史。玉龙通体墨绿,龙首扬起如新月,颈背飘逸的长鬃凝固着游牧先民对雨云的想象。有考古学家发现,这尊玉龙出土的积石冢里,似乎还埋着二十八星宿的排列秘密。

图片来源:公众号·翁牛特旗文化旅游体育局

穿行在赤峰的山水间,总能在意想不到处与文明密码相遇:克什克腾旗岩画上跳跃的鹿群,巴林左旗石窟里未完工的佛陀微笑,潢水岸边辽代皇陵残存的契丹文字。当夕阳把阿斯哈图石林染成琥珀色,牧民赶着羊群从花岗岩石阵间穿过,恍然看见游牧与农耕文明在此交融的千年长卷。

暮色中的赤峰老街上,铜锅里的对夹正滋滋作响。金黄的黍子面饼裹着熏肉,咬开的瞬间,八千年前的黍香与二十一世纪的人间烟火,在唇齿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END—

来源:主题公园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