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一早,他先赶到了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创投基金的投决会议;接着,他来到湘江科创园签署孵化器入驻协议,团队正式落户这个双A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岳麓山下有了“新驻地”;3月8日,在公司成立的第五天,顺利签下第一笔20万元的业务订单。
《夺金2025》(一档全球大学生创业节目)金种子选手查子涵,他的三月有些忙!
3月20日一早,他先赶到了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创投基金的投决会议;接着,他来到湘江科创园签署孵化器入驻协议,团队正式落户这个双A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岳麓山下有了“新驻地”;3月8日,在公司成立的第五天,顺利签下第一笔20万元的业务订单。
查子涵来到湘江科创园签署孵化器入驻协议。
这个00后安徽男孩,用“解渴”的比喻来形容长沙的创业氛围。“2025年是我正式创业的第一年,在这里创业的感觉,就像我口渴了,于是有人倒上一杯水。”查子涵说,节目录制的其中一站在湘江科创园孵化器,实地体验并了解这里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成长服务生态体系”后,他当即决定入驻。
01
爱折腾的“00后” 勇闯创业圈
“从前爱好旅行看世界,现在爱上了创业。”查子涵说自己是个爱折腾的学生,高中便通过在校内售卖二手手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来到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后,查子涵还是保持着“爱折腾”的天性,多次参加创业比赛,研究“清洗高铁”的机器人,并获得了2024年世界职业技能院校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组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等荣誉。
查子涵团队携“头戴一体式巡检设备”参与赛事。
“Lynk双A检修辅助系统”的研发想法,源于查子涵2022年寒假春运实习的观察,“我看到许多动车机械师因长期弯腰、抬手作业,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等劳动损伤。”查子涵表示,“当时想,能否研发一种高效智能的辅助检修设备,既减轻机械师劳动损伤,还能避免动车巡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这个想法获得了学校的支持,查子涵得到去长沙动车段实地调研的机会,也由此萌生出想法——以工业AR为载体,配合AI模型,为检修人员配上“第二双火眼金睛”。
头戴一体式巡检设备。
02
为高铁检修配“第二双眼”
“每天晚上的12点,大家可能已经进入梦乡,而动车组检修人员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直到日出前,要进行4个小时的辅助检修。”在《夺金2025》节目之上,查子涵以数据说话——深夜高强度的检修,肉眼的疲劳会带来4%的漏检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查子涵在《夺金2025》上展示。
依托湖南高铁学院与广铁局共建的国家火车头工匠学院,查子涵团队获得了2000余份原始数据集。查子涵介绍,戴上头戴一体式巡检设备后,“高铁医生”能多一重视野,包括巡检过程实时记录、高铁特殊部位提醒、远程协同等功能。
查子涵参加展会,为海外客户介绍产品。
“我们一方面对AR硬件载体进行改造,形成故障辅助识别头戴一体式巡检设备;另一方面自主采集海量检修数据,‘喂养’会深度学习的‘智匠动车检修模型’,同时加入了cv(计算机视觉)识别方法,配合多模型集成,以提高准确性。”查子涵说。
产品好不好用,怎么改进才能更好?只有在一线才能得到答案。
查子涵(右三)与团队成员在模拟测试现场。
2024年的夏天,每个凌晨,查子涵团队和检修人员一起上夜班,3个月里走进超20个铁路段。经过实地检验和数据比对,发现在使用“Lynk双A检修辅助系统”之后,动车检修的漏检率从4%降低到1%。
这一数据,也让查子涵更加笃定“这条路是对的”。
03
注册五天签下20万元订单
走在对的路上,2025年3月,更是查子涵与团队“加速奔跑”的一个月。
3月3日,带上资料、填好表格、核准公司名称,在半个工作日内,查子涵拿到湖南灵岭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有了新的身份——公司执行董事。
《夺金2025》节目播出后,团队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笔订单。青岛地铁首席技能大师尹星看到团队解决检修的痛点问题,辗转联系上查子涵后,来到长沙实地考察,希望能采购相应的产品。
青岛地铁首席技能大师尹星(左一)来到长沙考察。
“3月3日注册公司,8号和青岛地铁尹星劳模创新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以20万元采购公司的Link培训教学系统服务。”迈出第一步,查子涵感受到市场对技术可行性的认可。近期,团队又拿下上海动车段艮山青创科研工作室的订单。
“完成这一个订单,我们就走完了第一个闭环,下一步要从培训端拓展市场。”这不仅能提前让从业人员用到我们的设备,我们的专业大模型也能积累到更大范围的数据。经过查子涵的初步估算,每一年,“Link培训教学系统服务”可以为一个单位节省上千万的培训成本。
“企业创新的核心是人。现在,我们在湘江科创园有了工位;获得投资后,我们希望招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未来的目标是,辅助动车检修实现零漏检。”这位21岁的“金种子”选手,目标明确也很务实,正朝着他的梦想一步步迈进。
来源:湘江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