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理想汽车发布了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4年全年交付了500508辆汽车,同比增长33.1%;2024年全年的总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
增收不增利,理想汽车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接下来如何提升利润,或许成为李想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近期,理想汽车发布了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4年全年交付了500508辆汽车,同比增长33.1%;2024年全年的总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下滑12.5%。
知道注意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下降38%。全年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不过,理想依旧很有钱。“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储备高达1128亿元,为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奠定坚实基础,夯实企业长期发展根基。”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那么,理想的2024年净利润的下滑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高增长与利润下滑的剪刀差
2024年,理想汽车以50.05万辆的交付量蝉联中国新势力销冠,同比增长33.1%,累计交付量突破113万辆,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全年营收达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1.9%至80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2.2%降至20.5%。第四季度表现尤为严峻,净利润同比暴跌38.6%,单车收入从26.9万元降至24.7万元,凸显“以价换量”策略对盈利能力的侵蚀。
这一业绩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转型阵痛。理想汽车通过L6等低价车型抢占市场,但产品结构下移导致平均售价下滑,叠加电池、芯片等供应链成本上涨,形成“增收不增利”的典型困境。
核心困境解析
价格战与利润空间压缩,2024年新能源车市掀起多轮价格战,理想虽未直接降价,但通过金融贴息、配置升级(如L7 Pro新增激光雷达)变相让利,单车利润缩水约2万元。竞品方面,问界以增程式车型对标L系列,零跑以“半价理想”策略分流用户,迫使理想陷入市场份额与利润的两难抉择。
纯电转型的试错成本,首款纯电MPV车型MEGA遭遇市场冷遇,销量未达预期且退订率高,暴露了理想在纯电产品定位、外观设计及市场教育上的不足。尽管计划2025年推出i8、i6两款纯电SUV,但高端纯电市场竞争激烈(如蔚来、极氪),且充电网络覆盖尚未形成绝对优势,转型风险犹存。
技术投入与短期盈利的失衡,全年研发费用超111亿元(占营收7.6%),重点投向智能驾驶(如端到端+VLM双系统)、AI大模型及纯电平台,但短期难以转化为盈利动能。同时,超充站建设加速(2024年建成1900座,计划2025年达4000座)带来资本开支压力,进一步稀释利润。
高管减持与市场信心波动,2024年12月,CFO李铁与总裁马东辉减持股份,虽合规但引发市场对短期业绩的担忧。叠加2025年一季度营收预期同比减少8.7%-3.5%,股价承压明显。
破局路径:多维战略重构竞争力
优化产品结构,平衡量与利,差异化定位增程产品:巩固L系列在20万-50万元区间的优势,通过智驾焕新(如2025年5月推出的ADS MAX V13系统)提升溢价能力,避免陷入低价混战。
纯电车型精准突围:i8需聚焦差异化体验(如搭载VLA大模型、超充网络支持),瞄准30万-40万元细分市场,避免重蹈MEGA覆辙;i6则以20万-25万元定位下沉市场,与L6形成互补。
加速技术商业化,构建护城河,智能驾驶领先战略:推进端到端+VLM双系统的全场景覆盖,2025年计划实现高速NOA向城市道路的扩展,并推出可视化AI推理功能,增强用户信任。
AGI时代终端布局:将研发重心转向L4级自动驾驶空间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人机交互场景,借鉴苹果生态模式,打造“硬件+软件+服务”闭环。
夯实基础设施,支撑纯电转型,超充网络规模化:2025年完成2500座超充站建设,重点覆盖九纵九横高速公路及热门旅游线路,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换电模式探索:参考蔚来经验,在高端纯电车型中试点换电服务,提升补能效率与用户体验。
国际化与本土渠道双轮驱动,海外市场突破:以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为支点,主攻中东(阿联酋、沙特)、拉美等政策友好市场,输出L9、L7等成熟车型,建立本土化服务体系。
沉市场渗透:通过“繁星计划”拓展四五线城市销售网络,利用增程式车型无里程焦虑的优势抢占燃油车替代市场。
精细化成本管控,供应链垂直整合:加强与宁德时代等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通过长单锁定电池成本,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制造效率提升:优化常州工厂产能利用率,引入一体化压铸等工艺降低单车制造成本。
短期内,理想汽车仍面临三大挑战: 纯电车型能否复制增程成功;智能化投入的商业化周期;海外市场的地缘政策风险。但其手握1128亿元现金储备,为战略调整提供充足缓冲空间。
2025年将是理想汽车的“关键验证年”:若i8能实现月销破万、超充网络覆盖达预期,则有望打开纯电增长曲线;反之,过度依赖增程基本盘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长期来看,理想需在技术领先性、生态协同性上构建差异化优势,方能在AGI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理想汽车的2024年业绩,既是新能源行业转型的缩影,也是企业战略试错的注脚。其困境源于行业竞争范式切换与技术迭代的阵痛,破局则需在规模扩张与利润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布局之间找到动态均衡。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唯有以技术为矛、以用户为盾,方能在红海竞争中突围,实现从“新势力领跑者”向“全球智能出行巨头”的跨越。
来源:大升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