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宁市山根镇大石岭村坐落于六连岭脚下,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村庄。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共享发展"的新路径。如今,大石岭村已成为多所学校的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师生前来开展革命传
万宁市山根镇大石岭村坐落于六连岭脚下,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村庄。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共享发展"的新路径。如今,大石岭村已成为多所学校的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师生前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
3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万宁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万宁实验学校)400余名师生及家长来到山根镇大石岭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社会实践活动。
春日的阳光洒满田野,北师大万宁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拿起工具,走进大石岭村的共享采摘基地,开启了一场别样的“丰收课堂”。他们弯下腰,小心翼翼地采摘鲜红的圣女果,感受果实从枝头到手中的喜悦;挥动小铲子,挖出一个个饱满的地瓜,体验泥土中蕴藏的惊喜;还亲手种下了一株株可爱的多肉植物,并播下了圣女果种子,期待未来收获的希望。
“今天,我和同学们很开心,挖到了大红薯!王老师说下周一烤红薯给我们吃。”二年级学生符锦心兴奋地说道。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劳动实践结束后,学生们化身为“果果小战士”,踏上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研学之旅。他们肩负“运输重任”,巧妙穿越“电网”,小心翼翼跨越“雷区”,精准投掷“炸弹”,历经重重挑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战士”。
“原来红军叔叔们这么不容易!”一名学生在完成挑战后感慨道。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艰难险阻,领悟到革命先辈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精神。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更让他们在红色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本次活动吸引了二年级全体学生踊跃参与。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与学生安全,每个班级均配备了2名教师,还有60名家长全程陪同,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怀与支持。在多方协作下,这次将劳动和红色教育相结合的春游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放松身心,更能在实践和体验中实现知识的增长、品德的塑造和意志的磨炼。”北师大万宁实验学校小学部负责人宫晓飞说,此次活动也是北师大万宁实验学校践行“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
大石岭村不仅是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更是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的代表之一。2018年,村里以“共享菜园”模式引入圣女果种植,通过“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动9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这片富硒土地上种植的圣女果备受市场欢迎,仅14.6亩的种植面积在去年便为村集体创收12万元。
“大石岭村采摘园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种植了13亩圣女果和9亩地瓜。采摘园不仅带来了人气,还带动了村内妇女和脱贫户就业,他们工作都很积极。”既是山根镇大石岭村村干部又是采摘基地管理人的曹圣霞,一边忙着帮助大家打包摘回来的果子,一边介绍道。
据介绍,大石岭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是该村依托共享采摘基地,与专业策划公司合作共建的综合性教育基地。基地创新开发了“果果小红军招募”“军事农耕研学营”等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涵盖红色研学、党建教育、团队建设等多个领域。通过土地租赁、项目运营分红等多元化收益模式,基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增收。自运营以来,基地已接待大量的研学团队和游客,不仅创新了红色文化传承方式,让市民游客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刻感悟革命精神,更推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莫华慧
来源:万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