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意义重大,各级党组织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党员教育管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意义重大,各级党组织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紧紧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核心要点,全力推进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从“学什么”出发,变“标准式”为“定制式”,让党员教育“靶向更准”。党员群体数量众多、文化程度不一,其理论需求、实践短板、成长目标各有侧重,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培训效果。各级党组织要准确把握《规划》提出“分层分类、精准施教”的要求,一方面要以政治导向为引领,将理论讲好、讲深,紧紧围绕党员教育的基本任务,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帮助党员干部拓展思政课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以需求导向为重点,用好调查研究、问卷发放等多种手段,综合考虑不同岗位、职业、年龄党员的个性化需求,精准转化课程清单,针对性制定培训课程,实现培训内容从千篇一律的“标准式”向按需匹配的“定制式”转变。
以“怎么学”布局,变“灌输式”为“参与式”,让党员教育“动能更足”。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各级党组织要打破常规,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既要坚持融合传统与创新,在延续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的同时,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线上学习阵地,开展“云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党的理论知识;要注重互动体验,把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情景模拟、体验实践等结合起来,探索“内容+现场”“场景化+体验式”等互动强、交流多的教育模式,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引导学员从“被动听讲”向“主动参与”转变。
向“如何用”深耕,变“虚置式”为“落地式”,让党员教育“成效更显”。教育培训不仅是传授知识,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实践转化。要突出实干实为,把党员作用发挥作为检验教育成效的标尺,各级党组织要常态化为群众办实事、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岗”作用,鼓励党员在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社区治理等重点项目上积极作为,切实把培训的所思所学转化为所行所用。要加强考核评估,构建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估机制,将党员在实践中的表现作为党员教育的结业考核,对党员的行为变化进行跟踪记录,通过日常考核、实践检验、群众评议等方式全面考察党员理论运用、问题解决和服务群众能力,实现党员教育从“软形式”到“硬落地”的质变。
来源:七一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