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你每天吃的大米、食用油,甚至饲料和生物燃料,可能都掌握在一家美国公司手中!
你知道吗?你每天吃的大米、食用油,甚至饲料和生物燃料,可能都掌握在一家美国公司手中!
2023年,全球粮商巨头嘉吉(Cargill)营收高达17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万亿),
远超中粮集团的6921亿元,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粮食战争从未止息,这一场不见硝烟的角逐,关联着每个人的生存命脉。
全球粮商格局巨变,ABCD垄断时代终结?
往昔,“四大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掌控着全球80%的粮食贸易,向来有“隐形帝国”的称号。
但如今,中粮、丰益国际等亚洲企业强势崛起,加上维特拉、CHS等新玩家,全球粮商已演变为“十大巨头”,竞争格局愈发复杂。
嘉吉的霸主密码:从1865年谷仓起家,嘉吉通过 全产业链布局(种植、加工、金融、物流)和 非上市私企 的灵活决策,渗透70国市场,年交易粮食超1.4亿吨。
中粮的逆袭之路:2023年营收6921亿元,海外经营规模超1亿吨,通过收购荷兰Nidera等企业,跻身全球第二,但距离嘉吉仍有差距。
粮食战争背后的“隐形操控”
粮商巨头不仅是贸易商,更是 金融玩家 和 定价权掌控者。
期货与定价权:ABCD通过期货市场操控大豆、玉米价格,2004年曾让中国大豆企业集体崩盘,教训深刻。
全产业链闭环:以嘉吉为例,从到加工、零售,甚至生物能源,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绝对控制。
中国如何守住粮食安全?
面对国际粮商的围堵,中国打出 “双循环”组合拳:
中储粮战略储备:中央储备粮超2.5亿吨,多次抛储平抑价格,粉碎外资炒作。
本土企业突围:益海嘉里(金龙鱼母公司)虽为外资背景,但中粮通过控股和合作,逐步夺回大豆、小麦话语权。
未来趋势与反思
联合国预测,2024年全球粮食进口额将破2万亿美元,供应链危机叠加极端气候,粮商博弈更趋白热化。
中国需谨防三大风险:
过度依赖进口:大豆对外依存度超80%,易受国际价格波动冲击。
技术方面存在短板:种业发展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尚有待提升。
资本渗透现象:外资借助合资控股的方式,渗入核心加工环节。
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国既要借力国际粮商的市场网络,更需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你的每一口饭,都是战略资源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