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踩坑?这5个人性弱点让你永远赚不到认知外的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00:57 3

摘要:“我天天刷短视频学赚钱,为啥还是穷得稳定?” 这话是不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我二叔去年跟着“大师”炒股,赔光了养老钱,蹲在村口骂了三天街。

“我天天刷短视频学赚钱,为啥还是穷得稳定?” 这话是不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我二叔去年跟着“大师”炒股,赔光了养老钱,蹲在村口骂了三天街。

隔壁王姐做微商囤了5万的面膜,现在见人就问“你要不要?”

其实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这是刻在人性里的规律。今天不说大道理,咱们聊点掏心窝子的话。

一、认知是筛子,筛掉你看不见的钱

你家楼下水果店老板,永远想不到有人靠拍短视频把烂苹果卖成“糖心款”

——人只能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选择

➢你以为的“商机”可能是别人挖的坑(参考保健品骗老人案例)

➢你看不上的“小钱”可能是别人的金矿(小区收纸箱月入过万)

就像我妈总说:“早知道房价涨成这样,当初砸锅卖铁也该买房” —— 问题就在“早知道”三个字。

→成功学大师的“障眼法”

网上那些喊着“跟我学,月入10万”的大师,最擅长用“逆袭故事”刺激你的焦虑。他们赚的就是“你以为认知能速成”的钱,结果你花钱买了课,他赚了钱,你还在原地。

二、信息差和利他思维是隐形的收费站

利他思维反人性?不,这才是人性刚需

1.人性要“占便宜”,你就给“超值感”

为啥拼多多能火?因为它把“占便宜”变成了社交游戏。真正的利他思维不是当圣母,而是把对方的需求变成你的机会。

案例:淘宝店主雇十几人打理店铺,表面看是“花钱雇人”,本质是“用别人的时间换自己的空间”,这才是高阶认知一一帮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轻松赚。

2.成功学为啥不提“利他”?因为太慢!

大师们鼓吹“快速暴富”,却从不告诉你:所有能长久的生意,都是先解决别人的麻烦。就像农夫以为白送种羊能扶贫,结果被吃成全羊宴不给方法只给钱,等于喂饱了肚子饿坏了脑子。

村里张大伯种了20年橙子,去年被电商压价到8毛/斤,而城里人吃着“现摘直送”的橙子花了15块/斤

——中间7块钱差在哪?

1. 有人懂种植技术但不懂市场。

2. 有人懂包装营销但没货源。

3. 平台赚的就是“你们互相找不到”的钱。

下次看见网红带货别眼红,人家提前三年就在学运营。

三、试错成本比学费更贵

我表弟看人直播日入过万,借钱买设备。

结果:

设备花了2万

学了三个月

赚了86块

——认知不够时,所有捷径都是弯路

➢你看到别人直播赚钱(结果)

➢没看到人家研究话术、测流量、熬通宵(过程)

就像给你巴菲特股票代码,你也拿不住。

四、幸存者偏差最害人

为什么总有人吹“我朋友不识字却暴富”?

➢100个摆摊的只有1个赚钱的会被传颂。

➢剩下99个赔钱的早默默退场了。

——你永远在听说“神话”,却看不见尸骨。

想想那些年追过的奶茶店、咖啡馆、民宿。

五、破局关键:给认知开天窗

雷军当年为摸透手机,把市面上所有机型拆了重装

普通人可以这么做:

1️⃣ 蹲在牛人身边:菜场大妈都知道跟卖得最好的摊位学摆货。

2️⃣ 跨界偷技能:外卖小哥学心理学,送餐时多句“记得趁热吃”收入涨30%。

3️⃣ 小成本试水:想摆摊先帮人看摊三天,比交2980学费实在。

最后说句大实话:

那些催你“赶紧上车”的人,可能正等着割你韭菜。

现在摸摸口袋问自己:

你最近一次“觉得自己真牛”的钱,是不是正好卡在你的专业/经验范围内?

提升认知≠疯狂报课,多看政策文件比鸡汤有用,关注菜价涨跌比追明星实在。

你见过最离谱的“认知税”是啥?

我同事花8888买了“手机贴膜致富秘籍”,现在天桥下贴膜呢…

来源:伟天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