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1人入选!为他打call~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5 13:22 4

摘要:春风拂过大地,星火映照长空。在2025年的春天里,那些无声的善举如同破土的新芽,悄然生长于街巷阡陌之间,他们或挺身于危难之际,或坚守在平凡岗位。正是这些质朴而坚韧的身影,让文明温暖每个角落,让向上向善的力量随春潮涌动不息。

春风拂过大地,星火映照长空。在2025年的春天里,那些无声的善举如同破土的新芽,悄然生长于街巷阡陌之间,他们或挺身于危难之际,或坚守在平凡岗位。正是这些质朴而坚韧的身影,让文明温暖每个角落,让向上向善的力量随春潮涌动不息。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自2008年起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经过基层干部群众、各地文明办和相关单位推荐,2025年第一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即将开始,时间从2025年3月24日起持续至2025年3月28日。参与进来,一起学习身边好人,传递榜样力量。

海口1人被推选为

2025年第一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陈胜:

扎根乡野“把脉问诊” 将科技“深耕”在田间地头

陈胜,男,1969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海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南海乡土人才。1992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32年来,陈胜风雨无阻把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走上致富路。曾获得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等5个省部级奖项,被授予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海南省领军人才、2023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等多项荣誉。

一步一脚印

做脚踏大地的科技担当

“如何更科学地使用农药?”“如何防治病虫害?”海口一处蔬菜基地内,农户在陈胜身边围成一圈听他讲解叶菜种植的技术要点。短短一小时答疑解惑,大伙纷纷点赞“干货满满”。

下菜田、进瓜地、钻大棚——由于常年行走于基层,陈胜皮肤黝黑,手上长满了茧。他笑着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抱有信念,要为农民多做实事。

正因如此,1992年,刚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他一头扎进了田头,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把适用于海南的新品种、新技术带给农户。

2007年至2016年,陈胜曾主持、参与实施海口4个区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那些年,他几乎天天往试验田里跑。

在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取土样时,陈胜负责定位,新旧沟田洋有好几千亩地,取样时正好稻田整地,田土较软且田埂刚垒起来,既小又松软,一踩下去,脚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拔起,加上天又炎热,一时让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作为组长的陈胜以身作则,使组员备受鼓舞,克服了畏难情绪,坚持规范取样。项目完成后,陈胜体重从128斤瘦到102斤。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32年来,他与同事建立了海口市琼山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绘制了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分布图等25幅专题图,完成了海口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报告、耕地地力评价与平衡施肥报告、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专题报告,并首次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服务触摸屏。

同时,陈胜还通过试验,筛选出秸秆还田、绿色防控、大家族新优泡椒等30项(个)新技术或新品种,推广优良品种及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93.41万亩次,带动上千名农民增收致富。

从农民的角度思考

创新技术服务模式

作为海口市的农技专家,陈胜每年都会前往乡镇开展多场培训,为农户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增收。陈胜主讲的“香瓜种植及防治病虫害技术”“叶菜种植技术”等课程视频曾在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等平台播出。陈胜主讲了825期课程,培训农技员及农户51167人次。

“以前农民想学技术不知去哪儿学,有技术问题不知去哪儿问。”为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陈胜连续多年主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并主动寻找科技公司合作建立起“海南农技通”微信公共平台。经过培训、指导,现在参与的大部分农民已学会通过平台学技术,第一时间找专家解决技术难题。

“我们要多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利用实物和照片进行讲解,做到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除了丰富“课堂”内容,陈胜还推动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区镇、农技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创建“专家+农技员+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

多年不知疲倦的努力,让陈胜收获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其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海口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2023年“海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用活专业知识

为农民增产增收护航

夏秋季是海南台风高发季节,2024年海口遭遇超强台风“摩羯”,陈胜下乡回来后不顾劳累,加班加点编写农作物防御台风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通过“海南农技通”微信公共平台、下乡指导等多种方式及时告知农户,让他们提前做好应对,灾后尽快恢复生产,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天气造成的损失。

在陈胜看来,一个农技专家不仅要当好研究员,更要当好指导员。无论是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还是遇到台风、干旱、低温阴雨等恶劣天气之时,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生产调查和技术指导,是陈胜的日常工作。

2022年,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农户徐德辉的120亩妃子笑荔枝园座果差,陈胜现场仔细查看后,向管理人员传授荔枝管护知识。经过跟踪指导,2023年果园产量翻了近1倍,增收60.2万元。

有了农技专家“传经送宝”,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变成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伴随着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广袤的农村大地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评议通道

01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