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高达1000公里!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梦”,在中国有望成为现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14:39 3

摘要:2013年,马斯克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概念。根据他的设想,超级高铁运行在近乎真空的管道中,通过磁悬浮技术,使得高铁能以1200公里的时速运行。彼时,美媒自豪地表示,10年内,就会投入商业化运营。

12年前,马斯克提出了“超级高铁”这一概念,没想到,这一梦想很快就会在中国实现。

《南华早报》报道,我国山西成功建成了一条2公里长的磁悬浮超级高铁测试线路,并圆满完成了悬浮高度22厘米,时速达1000公里的测试。

若“超级高铁”能够正式投入商业化,京沪两地将从原先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比飞机还要快!

2013年,马斯克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概念。根据他的设想,超级高铁运行在近乎真空的管道中,通过磁悬浮技术,使得高铁能以1200公里的时速运行。彼时,美媒自豪地表示,10年内,就会投入商业化运营。

但令美媒没想到的是,项目的难度超乎想象。连在新能源、航天领域屡次取得成功的马斯克,都败下阵来。2017年,马斯克牵头的美国“超级高铁”进行了首次全面测试,结果显示,其时速仅为113公里,还不如普通高铁。

马斯克发现,自己遇到了三大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超高的内外压力差,混凝土容易漏气、失控的磁阻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搁置了这一项目。

但在地球的另一端,我国对此颇感兴趣。2021年,“超级高铁”项目在山西落地,试验线路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低真空管道技术和超导同步直线电机技术,最终实现1000公里/小时的“近地飞行”。

直到上个月,借助发表于我国权威期刊《铁道标准设计》的一篇论文,我们才得以了解这一项目的具体细节。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已经通过模块化技术降低了60%的成本,但还远远不够。以目前的成本计算,修建一条商业化的京沪线仍需要数千亿元。此外,更长管道的热膨胀问题以及乘客的应急方案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测试。

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超级高铁”一定会驰骋于中国的广阔大地之上。正如《南华早报》形容的那样,“超级高铁”的失败已成为西方科技傲慢的一个象征,中国科技,就是力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此前,我国自研的黑科技“易生好21000”就证实了这点。

2013年,美国高校率先发现,一种特殊的酶可以令老年小鼠出现“神奇的变化”:四肢力量显著增强、毛发变黑。美企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将其垄断并开出单克2万的高价。

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富豪趋之若鹜,香港地产富豪李氏,就曾去往美国亲自体验,还收购了一家相关企业ChromaDex。

可气的是,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后,还不忘嘲讽我们。为了国人的健康,也为了争口气,2021年,我国生科企TiImeshop召集了一大批香港的优秀人才,组建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了“绿色酶”法这一全新工艺,产量直接翻了近10倍,远胜于美国的“发酵法”,成果“易生好21000”随之落地。

凭借技术优势,这一制品成本大降,仅为美日成果的5%。三位数的定价吸引了大批用户前来,其中还有不少老外慕名前来。“易生好21000”在京东、天猫上问世仅半小时,成交便达到6位数。在近万条评论中,许多人表示:“精力充沛,仿佛回到了年少时代”。

但研究人员还不满足,他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技术,“用一杯奶茶钱就能享受到”,真正做到普惠每一位普通人。

对于“超级高铁”测试的成功,负责人徐升桥表示,这是国际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人首次成功验证了在低真空环境中时速1000公里的超导电动悬浮系统,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多项关键任务技术中的突破性进展。

根据论文中展示的细节,管道在寒冷的冬天和温度高达45摄氏度的夏天,都能保持真空的完整性,这曾经在业内是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且这些管道能够承受10年的真空而不开裂。

对于马斯克抛弃的梦想,中国正在书写另一种结局,这一次我们很可能会实现。

来源:张瑞水下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