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民进云南省委会的一件题为《关于加快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跃然纸上。这是2024年民进云南省委会紧扣云南发展“关键词”,用脚步走出来的一份集体提案。翔实的数据沾着“泥土”、带着“热气”,也让数个挣扎在发展困境中的传统旅游景区看到了新的发
“西安文旅的AR体验项目,年轻人在虚拟长安城里寻宝打卡,为无数汉服馆和文创店实现创收。”
“自贡的元宇宙灯会,线上观灯人数是线下的三倍,门票收入反而翻了番……”
在民进云南省委会的一件题为《关于加快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跃然纸上。这是2024年民进云南省委会紧扣云南发展“关键词”,用脚步走出来的一份集体提案。翔实的数据沾着“泥土”、带着“热气”,也让数个挣扎在发展困境中的传统旅游景区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这篇集体提案也在2025年省两会期间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传统文旅产业不得发展路径,挣扎求生,如何解题还需坚持“变”与“不变”。
“变”的是思路
“销量下滑,客流量不稳定,不是我们不想搞数字化,实在是摸不着门道啊。”“不是不想转型,是转型的代价太沉重。”调研时,景区、景点乃至文旅产业相关负责人总是反映同一个问题,数字化从何处开始?通过科技赋能、政策保障、人才培育多措并举是实现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民进云南省委会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的文旅项目仍停留在“拍照片发朋友圈”的初级数字化阶段,传播力度较弱。通过大数据对比更是令人心惊:江苏省某古镇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突破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多个技术难点;重庆洪崖洞的光影夜市2.0版本通过引入“光感折扣”等创新措施,成功带动了商户收入和游客流量的增长。对比其他省市,云南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偏弱,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等还没有整体形成,景区、景点、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较淡薄,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度、广度不足、创新不力。
为改善这一状况,民进云南省委会多次组织调研只为摸清“症结”,随着调研深入,更多问题浮出水面:云南文旅营销缺乏整体包装,特别是适应数字时代、依托新媒体为主的,有辨识度的精准营销急需加强,让“流量”变“留量”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西安“大唐不夜城”数字文旅年均接待游客超过7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节节攀升,自贡灯会线上衍生品销售逐年增加,涨势喜人;另一面,云南坐拥民族文化富矿,却在数字文旅赛道上步履蹒跚。云南文旅产业发展困境引发了民进云南省委会调研组担忧。
在摸清“症结”的基础上,民进云南省委会通过持续调研,提案的“核心内容”也逐渐清晰:必须构建古今交映、地域穿越、文化铸魂,符合新形势、新需求、新供给,可知、可感、可体验的云南旅游大市场,让红土大地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
“建立健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紧抓媒体主阵地,打造线上宣传矩阵。”“强化人才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助推全域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民进云南省委会“对症下药”,紧扣问题堵点提建议、献良策,以实干之姿谱写新时代的履职篇章。
“不变”的是内涵
提案中有一条建议尤为吸睛:“突出民族优秀文化元素,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数字文旅。”
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优秀的民族文化便是任凭大浪淘沙也依然散发耀眼光彩的珍珠。民进云南省委会在一次次调研中感触颇深,调研组成员表示:“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唯有与数字化发展趋势相融才能开发出更大潜力。”
“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全省统一的各少数民族文化IP,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世界数字孪生。”提案建议,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虚拟创意产品开发,突出民族节日、茶马古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元素,整合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新互动、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景区景点升级、“元宇宙”数字文旅项目实施、影视动画网游制作、潮玩文旅产品开发,鼓励支持二次创作,让文化“活”起来、古今“穿越”起来、空间“联通”起来。
民进云南省委会在提案中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场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各民族团结奋进、生活淳朴和谐、民族文化与数字化共融共促、融会贯通,在少数民族特色文旅和边疆现代城市建设间展开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画卷。
“筑巢引凤强化人才保障”“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讲好云南故事”“快速打造数字文旅爆款产品让‘流量’变‘留量’”……数字为经、文化作纬,民进云南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以一条条建议描绘了云南数字文旅的发展前景。当传统文化拥抱未来技术,古老的山川风物便能焕发青春,在数字星河中讲述新的云南故事。
作者:魏溦 张海澜
编辑:和士勇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