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解密乡村振兴的“花”样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5 16:08 3

摘要:三月末风光好,含山县陶厂镇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内,金色的油菜花海与湿地风光交相辉映,一场以“春游含山趣追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季在此拉开帷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百余家旅游企业齐聚含山,共同见证“春来含山 大美之观”的文旅盛景,展现了含山县以油菜花为媒激活“美丽经济”

三月末风光好,含山县陶厂镇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内,金色的油菜花海与湿地风光交相辉映,一场以“春游含山趣追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季在此拉开帷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百余家旅游企业齐聚含山,共同见证“春来含山 大美之观”的文旅盛景,展现了含山县以油菜花为媒激活“美丽经济”的创新实践,更折射出该县近年来深耕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脉络。

文旅突围:从“一荷独秀”到“四时常新”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曾以盛夏千亩荷花摇曳的盛景闻名遐迩,其依托湿地打造的“廉”文化主题公园更成为含山县的生态名片。然而,随着“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观年复一年上演,“花开人潮涌、花落园寂寥”的文旅困局逐渐显现——单一季节性景观难以支撑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如何让湿地资源突破季节桎梏,成为乡村振兴必答的时代命题?

面对发展瓶颈,含山县以“系统破题、全时突围”为思路,创新推出《四季花海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在延续大渔滩湿地公园荷花品牌的基础上,计划构建“春赏黄金海、夏观粉黛妆、秋闻稻穗香、冬看芦花雪”的全季景观体系:即早春油菜铺就金色地毯,盛夏荷花书写清廉篇章,深秋稻浪翻腾丰收喜悦,深冬芦花摇曳勾勒水墨意境。尤为亮眼的是冬闲田油菜轮作项目,通过“绿肥还田+景观再造”双轮驱动,既破解了冬季农田闲置难题,又为次年景观升级蓄足底气。种粮大户王付平算起综合账:“油菜与水稻轮作,每亩增收200元,化肥钱省了,土地肥力还提升了,这账本越算越厚实!”

活动火爆:“春游含山趣追花”激活全域旅游链

在含山,3月启幕的“春游含山趣追花”系列活动,以“花”为媒串联起全域文旅资源。据现场统计,活动主会场大渔滩湿地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创新打造的“花海巡游专线”将凌家滩古文化遗址、褒禅山森林公园等景点串珠成链,计划开设串联全县文旅点位的一、二日游“大礼包”。

在活动现场,游客乘复古小火车穿越金色波浪,体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本地非遗含弓戏《刘二姑吵嫁》、情景快板《春光如画逛含山》等特色节目,将地方文化深度融入自然景观,形成“人在景中游,文化心中留”的沉浸式体验。非遗市集上,含山扎染、泥塑等手艺现场展演,老鹅汤、运漕酒等非遗美食日销量破千份。同步推出“云上花海”直播,邀请周边文旅博主带网友“云赏花”,线上话题浏览量突破100万次。“早就听说含山油菜花海美,这次特意从合肥自驾过来!”游客李女士笑道,她手机里存着刚拍的短视频:“刚发抖音就获赞破百,评论区都在问这是哪。”

文化唤醒:土地基因催生“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含山深谙“景观有限,文化无穷”的融合发展之道。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5000年文明与AR技术结合,推出沉浸式考古体验项目,在褒禅山景区随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脚步探寻华阳洞的神秘胜景。美食更成为文旅融合的“黏合剂”,铜闸镇“老鹅汤美食节”历经十载培育,2024年美食活动期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消费超1500万元,“鹅遇美食村”、凌家滩景区年均承接研学团队300批次,形成“文化IP+体验场景+消费场景”的三维融合,文旅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湿地荷花的“一季热”到四季花海的“全年红”,含山以系统思维重构发展格局,以文化激活资源潜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创新实践,都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含山密码”;每一朵绽放的油菜花,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随着全域旅游链的日益完善,含山正向着“四季生金”的现代化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稳步迈进。(唐延豪)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