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妈祖信俗声名远播,有关泉州天后宫的宣传造势也越来越盛,甚至传出“是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之说法,令稍有文史常识者骇然。然而,人家宣传人家的,不明就里的香客、游人就信以为真,并到处宣传,亦属奇也。有鉴于此,笔者略翻文
伴随着妈祖信俗声名远播,有关泉州天后宫的宣传造势也越来越盛,甚至传出“是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之说法,令稍有文史常识者骇然。然而,人家宣传人家的,不明就里的香客、游人就信以为真,并到处宣传,亦属奇也。有鉴于此,笔者略翻文献,稍加介绍史上最早的五座妈祖庙,聊以因应泉州天后宫所谓的“现存古建筑中‘三最’”之说。
湄洲妈祖庙,位于莆田市湄洲镇,始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相传林默(俗称妈祖)于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在湄屿飞升,里人立祠祀焉。“仅落落数椽,而祈祷报赛,殆无虚日。”此固为传说,但这是史上第一座妈祖庙无奇,妈祖信俗亦由此间而起。因此,有泉人撰文称“泉州天后宫:妈祖信仰的起源地”,真是贻笑大方。
平海天妃宫,位于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该宫兴建之时,距妈祖羽化升天仅12年,时下有妈祖分灵第一庙之称。
涵江圣墩庙,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始建于元祐元年(1086年)。绍兴二十年(1150年)正月十一日,特奏名进士廖鹏飞应邀作《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传为信史。该篇文章还成为妈祖文化研究史上可以考证的第一篇文献。
枫亭妃庙,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始建于宋元符初年。刘克庄作《新建风亭妃庙》一文,载称:“元符初,水漂一炉,溯沿而至。夜有人感梦曰:‘湄州之神也。’迎致锦屏山下,草创数楹祀(焉)。既而问灾祥者、祷水旱者,远近辐辏。”
江口妈祖庙,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始建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详情参见黄仲昭《八闽通志》)
白湖顺济庙,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始建于绍兴三十年(1160年)。(详情参见黄仲昭《八闽通志》)
再看泉州天后宫是什么时候兴建的呢?据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之十六·坛庙寺观》载称:“天后宫,在府治南门内,宋庆元间建。明永乐十三年,奉旨修葺。嘉靖间,郡人徐毓重修。”一说该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即使它是庆元二年(1196年)兴建,又如何早于上述五座妈祖庙呢?退一步说,就是按照“现存建筑”来看,泉州天后宫要作为“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久”,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现存妈祖宫庙的古建筑中比泉州天后宫更早者,也不在少数。
来源:夏天杂志